“這個我知道,他們可都是寶貝。”
一個星期后,黃河貨運公司成立,接著第一批車隊拉著計算機和元器件通關去了特區。
計算機還好說,元器件還是那邊給了幾家民用廠子當客戶,沒被攔下來。
十天后,特區的兩家公司營業,生意火爆。
許大茂來電話說:“哥,你是沒見那場景,哪里是來進貨的,那真跟搶沒區別。”
“正常,國內缺么。”
“他們還問下一批貨什么時候能過來。”
“我已經在協調了,時間要久一點,你也知道那邊管得嚴。”
“好,這公司才開業,就賣脫銷了,公司的人怎么辦?”
“進點別的賣啊,民用的元器件、電腦外設、收音機、電視機什么不能賣。”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
“你是被公司名給唬住了,對了你要去擴一下經營范圍。”
“都有,我按最大的弄的,嘿嘿。”
“行了,這些活就不用我給你調貨了吧?”
“不用,不用,我找曉娥和我嫂子他們就好了。”
“那就好。”
“還有個事,交換機還有貨么?”
“有,這次我給你送去兩臺,給誰你自己看。”
“好嘞,被他們催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等特區汽車銷售公司成立后,汽車是賣爆了,麻煩也跟著來了,不光是針對汽車銷售公司的。
進口生意的高額利潤和稀缺性,著實吸引了不少目光,赤裸裸的目光。
許大茂再次打來電話時,語氣已不似之前的興奮,反而帶上了幾分焦慮。
“哥,這邊情況有點不對頭啊。”
“怎么了?貨又賣完了?”何雨柱正在翻看北美傳來的銷售報告,隨口問道。
“不是貨的問題。這幾天,有好幾撥人來公司‘參觀考察’,問的問題都挺深入,根本不像是客戶。今天更來了兩位,口氣不小,說是代表什么總公司來的,想跟我們談合作。”
“合作?怎么個合作法?”何雨柱放下報告。
“說是看好我們的渠道和能力,想參股,共同發展。”
“介紹信看了么?”
“看了,還真是一些大廠的,上面公章也沒問題。”
“那你就打電話過去問,那些廠子不可能邁出這一步。”
“是啊,我也是這么想的,要是大廠能合資什么的,他們的領導早就來了。”
何雨柱冷哼一聲道:“這些人應該都不是廠里的人,鼻子倒是挺靈的,你先打電話確認一下,然后你去問一下特區的領導,難道是政策變了嗎,我們怎么不知道?”
“這樣好么?”許大茂是見官弱三分。
“沒什么不好的,他們現在還要靠我們發展特區,該告訴你的一定會告訴你的。”
“好,我這就去確認。”
第二天許大茂的電話又打過來了。
“哥,我確認了,那些人根本不是廠里的人,介紹信也不知道是通過什么關系開的,他們那邊也不告訴我。”
“特區那邊你問了么?”
“問了,那邊給的答復是,之前有一撥人想開跟我們一樣的公司,特區沒批,至于是什么人,那邊好像有點忌憚,沒有明說,對了,今天又來了兩撥,更橫,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可以為我們保駕護航。”
“呵呵,這是收保護費啊,黃河被人當成嘴邊的肥肉了,你把名字傳真給我,我去問問。”何雨柱冷笑。
“好。”
掛斷電話,何雨柱想了想,這種事兒,避不開也繞不過,以后還會更多,必須正面應對,但硬碰硬并非上策,要講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