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不然熱鬧可不夠看。”何雨鑫道。
李成儒和中年人都是一愣,感情這位摻和熱鬧還不嫌事大啊,他們哪里知道,在香江港口何雨鑫跟小日子打交道多了去了。
這時其他客人的翻譯也開始問,中年人快走幾步過去,不卑不亢道:“各位先生,店里的賣貨自然有店里的規矩,這位先生先詢問了精品,我們自然優先提供服務。”他說話間,示意伙計將東西放在專門的鑒賞桌上,動作輕柔地打開錦盒和軟布。
最先顯露出來的是一只清乾隆時期的胭脂紅地軋道粉彩開光山水紋碗,釉色飽滿,畫工極其精細。
接著是一只明鈞窯天藍釉紫斑茶盞,釉色變幻如晚霞。
另一只盒子里是一對清乾隆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盤。
最后那件用軟布包裹的,赫然是一件尺幅不小的緙絲掛屏,圖案繁復,色彩絢麗,保存得相當完好。
琺瑯彩盤子一出來,幾個老外就驚呼出聲,有人已經開始高聲詢價和質問。
“這一對盤子怎么賣?”
“這樣的好東西,為什么以前不給我們看?”
“.”
何雨鑫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尤其是那件緙絲,無論是放在書房還是客廳,都極為契合老宅的氣韻。
“何先生,您請看這幾件,可滿意。”中年人笑著對何雨鑫道。
“恕我眼拙還請幫我介紹介紹!”
“沒問題。”中年人一一做了介紹,然后那些翻譯就開始快速翻譯起來。
何雨鑫輕聲道:“保真?”
“保真,假了你可以來退。”
“那我就不上手了,這些東西太珍貴了,給報個價吧?”何雨鑫道。
這話讓中年人一愣,然后豎起大拇指,“何先生大氣,我是這里的店長,姓李,如果真賣了假貨,您只管來找我。”
“那就報價吧,全部。”何雨鑫道。
李經理報了個數,五萬外匯劵。
李成儒在何雨鑫后面直咂舌。
何雨鑫正欲開口,小日子那個翻譯卻開口了,他顯然是常客:“李經理,這幾件,我們伊藤先生也很感興趣。他愿意出比這位先生高百分之十的價格。”
李經理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
接著又有人開始詢價了,不過都是單獨的,有問琺瑯彩的,有問緙絲的,也有問鈞窯天藍釉紫斑茶盞的。
李經理咬咬牙來了句:“這幾件只打包賣!”
然后還看了一眼何雨鑫,卻發現何雨鑫還在微笑。
“我們出六萬!”這時一個外國佬用不標準的中文喊道。
“伊藤先生出六萬五千。”
“七萬。”
“八萬。”
這價格喊的,李經理都有點心顫了,喊聲還引來了更多的人。
場面瞬間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李經理心里自然更傾向于賣給何雨鑫這位本國同胞,尤其對方還是為布置老宅而來,而非轉手牟利或流出國門。
但創匯任務的壓力也在肩上,他不能明確拒絕外賓的報價。
而何雨鑫始終沒有報價,就這么看著,讓李經理心里沒底。
價格很快突破了十萬,然后那些人就開始一千一千的加。
到了十五萬,價格不動了。
而這個價格是小日子報的,李經理急了,開口道:“何先生”
“我出十六萬。”何雨鑫沖他笑笑,然后高聲道。
李經理明顯松了口氣。
這時小日子的翻譯喊道:“你們不是應該優先賣給外賓么?”
“你他媽是不是中國人?”李成儒沖著那翻譯罵道。
“瞧你那窮酸樣。”翻譯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