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可不單單是來清泉縣一個地方,這人背景復雜,反正到哪都能住建設兵團的招待所。
“不是,這么多票,你們哥倆全都能要完?”
“自行車票暫時不需要,俺倆買過了。”
雖說張紅旗和趙鐵柱哥倆存了不少錢,可這玩意也不能一氣花完呢。
該節省的時候,是不能浪費的,更何況,自行車在清泉縣供銷社就能劃拉到,無非是多花點工夫罷了。
買劉浩手里的自行車卷,還得去沈陽的百貨商店購買,太折騰人。
即便不要自行車卷,張紅旗和趙鐵柱買下的票也不老少。
工業劵一共八十七張,手表票四張,收音機票兩張,縫紉機票兩張。
單單這些,就得花小三百塊呢!
有票,去百貨商店買商品,該多少錢是多少錢,這玩意是入場卷,可不是打折卡。
“劉哥,俺們兄弟倆要這老些東西的,那啥,鄉下人說話直,說錯了你別見怪。
就是,俺們心里沒底,你能跟俺們走一趟沈陽嗎?”
“必須滴!”
劉浩一點也不抵觸。
換成他,他也得讓賣票證的跟著!
更何況,本來打算賣一張手表票的,結果直接給清空了存貨,他也得回一趟沈陽,再劃拉點票。
工業劵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其余的得等著那些票證花出去之后,再給錢。
等到張紅旗和趙鐵柱離開,劉浩自己坐招待所屋里頭,還感覺跟做夢一樣。
清泉縣,啥時候這么富裕了?
有了工業劵,張紅旗和趙鐵柱直接拐供銷社,搪瓷盆和保暖瓶,全都需要這玩意。
又整了不老少零零碎碎的,哥倆這才朝家趕。
臨走前,跟主任嘀咕了兩句。
主任一瞅哥倆這架勢,心里就明白了,指定是交易達成了,要不然哪來這么多工業劵呢?
“那人靠譜呢,縣里不少好玩意,都是他給幫忙淘換回來的。”
哥倆回到家,一通準備,中間隔了兩天,跟劉浩一塊擠上了火車。
出發前,林彩英特意交代了,能省則省,她嫁給張紅旗,沒那么多講究。
實際上,插隊知青結婚的也不少,尤其是分到建設兵團那些。
多是老鄉之間,相互幫忙照顧,日久生情。
和鄉下屯子里結婚不太一樣,反倒是知青們沒太多講究。
大多買點糖塊、毛嗑、香煙之類的,再加上點小零嘴,戰友、老鄉們湊一塊熱鬧熱鬧,就算儀式完成了。
林彩英和周紅婷還參加過老鄉的婚禮呢,哪里需要那么多準備啊。
張紅旗擺擺手,外頭的事你別管,操持好家里就行!
啊呸呸呸!
大男子主義!
這玩意咋說呢,沒什么對錯,也沒啥可比較的。
知青們獨自在外地,沒父母長輩,所以好些東西可以不講究那么多。
還有不少是打算將來回城的,置辦那么多東西,不是給自己增加返城路上的難度嘛。
可鄉下人結了婚,就要在本地長久過日子的,大家惦記的東西,肯定不一樣。
車輪哐哐碾壓在鐵軌上,興高采烈的張紅旗和趙鐵柱,跟著生意興隆的劉浩,直奔沈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