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這段日子過的,自認為挺頹廢的。
這家伙別看整天吊兒郎當的,在外人眼里,那就是不務正業的典型,可實際上,事業心很強的。
也就是眼下好些個東西沒放開,時代、環境制約了劉浩的發展,等再過幾年,這小子必然是風生水起。
眼下呢,劉浩自打陪著馬曉玲從清泉縣回來之后,就一直被他三姐夫給拘束在沈陽。
這小子搗騰票證和稀罕工業品,單憑他自己,肯定沒人搭理。
說白了還是通過姐姐、姐夫們,給牽的線搭的橋。
不然他一個整天不上班的小工人,哪能在各路神仙夾縫中,劃拉到好玩意呢。
其中出力最大,也最給劉浩面子的,就是他三姐夫。
所以呢,投桃報李,三姐夫的面子不能不給。
可三姐夫給他安排的活,他干完了啊,還完成的挺好,偏偏的,回到沈陽之后,三姐夫就是不讓他再出遠門。
“浩子,我跟你說多少遍了,馬曉玲但凡提起你,你最好就在沈陽。
不是我上趕著巴結人家,咱家真就巴結不上!
你得清楚,你這個樣子混當下去,不是個常事,你也老大不小了,得為今后考慮。”
三姐夫平日里待人是最和氣,也不喜歡講太多大道理。
可也正是因為這個,一旦他開始跟劉浩掰扯起來正經事,劉浩就得慎重應對。
因為平日里不講大道理的人一旦開始講了,還是在私下里跟你講,那必然是真遇上該用這些道理的時候了。
劉浩撓撓頭:“不是,姐夫,人家馬曉玲有自己的事,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時候還能想起我來。
我不能就這么一直干等著吧?
你是不知道,我這些天算下來,少賺了多少。”
三姐夫都聽樂了:“你可拉倒吧,少賺多少啊?
可有人跟我說來著,你整了一大壺熊鞭酒,硬是宣傳的整個商業系統都知道了。
一幫老爺們,誰但凡沒喝上那玩意,就特么跟低人一等一樣。”
“嘿嘿嘿,這不是,還人情嘛,以前人家看你和其他姐夫們的面子,可不能總讓你們欠人情吶。
我自己個兒,能還一點是一點。
別回頭那幫人求到你們頭上,整點啥燙手的玩意,那不磕磣嘛。”
劉浩有自己的想法,他倒不是一味的指望旁人,跟所謂的公子哥更是不咋沾邊。
說白了,性格使然,他坐不住,安分不下來,你非讓他去單位上班,十有八九最后得捅婁子。
三姐夫隔著茶幾點了點劉浩:“你這回老實聽我的。
浩子,你不樂意上班,當初是誰幫你在爹媽跟前說好話,讓你搗騰票證的?”
“是你。”
“那又是誰,給你鋪路,借給你錢,讓你干成第一筆買賣的?”
“還是你。”
“那你現在說,我能坑你嗎?”
“那指定不能啊!”
“那不就妥了?你聽我的話,真就是,別覺得干等耽誤時間,也別覺得給馬曉玲跑腿丟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