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票證制度已經松泛不少,就和之前說過的,政策都是有互補和延續性的。
林彩英是根據看報自己琢磨出來的,終究是心里拿捏不太準。
而張紅旗不一樣,他知道將來會是個啥模樣。
對于趙鐵柱想繼續在沈陽買房子的念頭,張紅旗不置可否。
咋說呢,這玩意肯定是不虧,但指定比不上去那些升值空間更大的城市折騰。
眼下雖說好些制度都松泛了,但想買房,依然困難重重,擱沈陽也是湊巧了,還有劉浩幫著,這才會那么順利。
隨便換個城市再試試?一準全是麻煩。
張紅旗和趙鐵柱好好擱家歇了兩天,藏好了金條和玉佛,一人帶了不少小黃魚就奔了沈陽。
1980年,大城市的銀行有黃金兌換人民幣的業務了。
國家是需要黃金儲備的,吸納民間黃金,本就是正規的商業行為。
只不過眼巴前兒,好些人還抱有著舊思想,寧愿眼下苦一點難熬一點,也不敢冒這個頭。
更有甚者,實在走投無路了,寧愿去黑市挨坑,也不敢去銀行換現金。
咋說呢,誰也不是全知全能的,認知和信息來源,甚至自身所處的環境都會影響判斷。
沒啥可站在后世的角度評判這些人。
咱就是說,萬一真出現他們所擔心的情況呢?
說白了,還是嚇怕了,沒膽了。
張紅旗知道咋回事,也不在意這個,他根紅苗正的,又連續立功,真有不長眼的找上門,也有說辭。
趙鐵柱更簡單了,張紅旗咋整他咋整,吃虧占便宜的,全幾波老吳家買單,怕個毛線吶!
這個時候的沈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正經的工業城市。
人家銀行也是見過世面的,張紅旗和趙鐵柱又不至于傻到逮住一個銀行換現金,一整天來回跑,倒也挺順利。
到了晚上,哥倆回到趙鐵柱買的小院,湊一塊一盤賬,特么的,一個換了四萬三,一個換了四萬四!
“不是,紅旗,這,咱就有四萬多了?”
饒是一捆捆大團結就擺在眼前,趙鐵柱也有點不太敢相信。
白天的時候,這貨跟著到處跑,找銀行換現金,心里也知道換了不少錢,可來回整幾次,也就有點疲沓了。
到了最后,甚至有點麻木了。
這特么的,到了晚上一數,哥倆一人整了四萬多,加一塊八萬七千塊!
1980年八萬七千塊錢是個啥概念呢,用趙鐵柱比較粗俗點的話來說,都特么夠買幾十條人命了!
這年頭,有沒有‘萬元戶’這個說法,還不知道呢,最起碼張紅旗和趙鐵柱倆人擱清泉縣沒聽說過。
獵一頭東北虎,獎勵啥的算下來,也就不到五千塊,那可是多少獵戶和獵犬玩了命才能獵到的昂!
張紅旗挑挑眉:“錢都擱這呢,銀行給的,指定不是假的,你說呢?”
“這老多錢,咋花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