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我一個朋友,他和老婆在京城,他老婆戶口落咱京城了,母親帶著弟弟妹妹在外地,想問問有沒有什么門路。”
王林撂下筷子,嚴肅的望著劉浩。
“事先跟你講清楚,你這事,要按規定來,我老婆帶你見我,可不是走什么后門。”
劉浩反應過來,趕忙解釋起來。
“王叔您放心,我那朋友條件資質都夠,只是想走個加急的手續。”
張紅旗的情況,劉浩再明白不過,入京城戶口還是很簡單的,真正難得是把家里那其他幾口人也帶上。
聽完劉浩的解釋,王林的臉色好了不少,開始講起了該如何操作。
具體便是讓張紅旗投靠老婆的名義把戶口遷到京城,然后再讓李秀芝以投靠兒子的名義,把戶口也遷過來,兩個小的戶口到時候便可以順道辦了。
但說起投靠的政策,王林面露難色。
“投靠遷戶口這個政策,十分苛刻。”
“你也知道,這年頭也就京城好發展一些,誰都想進,那哪能呢。”
“但這個門倒也沒全關,要么對國家有貢獻,要么就要有投資協議,這兩種辦法只要達到了一點,我都能給你辦下來。”
劉浩考慮片刻,問出了聲:“王叔,這投資協議,要多少錢?”
“兩萬起步。”
聽到這筆巨款,吳老師露出幾分歉意。
“這些著實有些為難你那朋友了。”
“這次要是沒幫成你,以后你有什么困難跟老師說,老師絕對不拒絕。”
吳老師并非輕視張紅旗,只是這兩萬塊在這個年代,可真不是一筆小錢。
劉浩聽完,反而長舒了一口氣。
要真是兩萬,那以張紅旗的身家,倒是還能接受。
不過如今情況都打探清楚了,劉浩也不能幫張紅旗做主,于是趕忙想跟吳老師一家告別。
“吳老師,這條件我那朋友應該能成,等我問過他,再來找您。”
劉浩的話令吳老師跟王林都有些吃驚。
兩萬塊一張口便能拿出來,看來劉浩的朋友也不是什么平凡之輩。
“急什么,吃碗餛飩再走唄。”
“別看這店小,做的可一點不賴。”
劉浩剛要拒絕,誰知肚子卻咕咕叫了起來。
這下不好拒絕了。
望著劉浩那局促不安的模樣,王林都破天荒的笑了起來。
三人之間的氛圍一下好了不少。
等吃完餛飩,劉浩趕忙找到了張紅旗。
聽說事情有了門路,張紅旗十分激動。
解決了一家人的戶口問題,以后在京城也算是有了底氣。
80年代的京城人,絕對是趕上了國家發展的大車。
“浩子,真是多謝你了!”
張紅旗緊緊握住劉浩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劉浩露出一副嫌棄的表情,干脆利落的把手拉了出來。
“咱們幾個可都是兄弟,說這些見外的干什么!”
“不過這兩萬塊錢可不是小數目,只是為了遷個戶口,有些得不償失。”
劉浩叮囑了一聲,張紅旗倒是絲毫不擔心。
“兩萬塊錢換個京城戶口,要是外人知道這種好事,絕對樂瘋了!”
“我這就跟彩英說,先把自己的戶口掛靠過去。”
張紅旗喜不自禁,就要開始辦起來,臨走時還跟劉浩揮了揮手。
“等事情成了,別忘了把你請的能人一塊喊來,我要當面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