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循陳述完自己目前掌握的事實,又沖著太子跟馮尚書拱手道,
“殿下,此案并不復雜,只是有一點,需要查明馮姑娘的死因,請允許下官將馮姑娘的尸身帶回大理寺查驗。”
太子沒有說話,看向了馮尚書。
馮尚書眉心緊蹙。
馮家三少夫人跪爬到馮尚書跟前,拽住他的衣擺,哭求道:“父親,瑤娘已經這樣可憐了,我跟三爺只這一個女兒啊,父親,求求你,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把瑤娘帶走,瑤娘走的已經不安穩了,若再受此折辱,兒媳也沒顏面活下去了……”
馮尚書臉色更沉了幾分。
馮家乃是書香世家,向來重視女兒家的聲譽。
他們家的姑娘受此折辱,死的如此不體面,已經讓見慣了大風浪的馮尚書怒火中燒了,若是當真再將馮清瑤的尸身帶回去查驗,馮尚書也于心不忍。
好端端的一個姑娘,出來參加了一場宴會,就遭此橫禍。
“還請殿下可憐可憐老臣白發人送黑發人吧,這孩子走的痛苦,老臣實在不忍她再受委屈。請殿下允許老臣將這孩子帶回去安葬吧。”馮尚書轉身沖著太子彎身拜了下去。
仿佛一瞬間老了好幾歲。
馮家三少夫人更是哭的凄慘。
“殿下,馮大人,若不查明馮姑娘的死因,就沒有辦法還她公道,現在不止在兇案現場的三人有嫌疑,這府中賓客都有嫌疑,一旦將馮姑娘送走,丟失了線索,很可能就抓不到真正的兇手,無法為馮姑娘伸冤。”應循冷靜的說道。
他身為大理寺少卿,見過許許多多的命案。
有時候破案最好的時機,就是在第一現場。
現場一旦被打亂,往后線索就再難找了。
“你說誰是嫌疑人呢?我不是,跟我沒關系!”梨端縣主氣鼓鼓的瞪著應循,恨不能上去將應循給揍一頓。
“梨端,不要胡鬧,既然你出現在現場,你的嫌疑就沒有辦法被排除,你要做的,是配合應大人,查清楚真相,解除你自己的嫌疑。”
太子看向梨端縣主,梨端縣主氣的跺了跺腳,
“表哥!”
太子給了她一記警告的眼神,梨端縣主只得閉了嘴。
三殿下上前替梨端縣主說情:“二哥,梨端還是個小姑娘,碰上這種事,應當只是意外,不如讓她先回去,到時候讓大理寺上門問話便是。”
“對,我……”梨端縣主張口就要替自己辯解,但是觸及到太子的眼神,她又慫慫的憋了回去,嘴巴翹的老高。
“配合大理寺查案,是所有大昭子民的義務。”太子淡聲說道。
三殿下眼神晦暗,馮尚書則是冷汗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