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只會關心最終結果,不在乎過程。因此倘若堅持隱瞞下去恐招惹更多麻煩。
從趙身上已可見端倪。
秦長青自覺這一技術已如同手中火燙番薯。
然而此刻靈光一閃,注視面前秦官府官員,心想對他來講,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見到對方突然投射而來的眼神,
嬴政不禁微蹙眉頭。
“誠如此物為我所制。”
“年輕之時,體弱需常替夫子準備墨水,感到辛苦之余琢磨出了省力方法。花數載研究終于研制而成如今這款即為大人手中松煙墨。”
“如若大人喜好,我愿敬獻幾份。”
“然懇請大人恩準一個請求。”
贏政審視手中珍貴筆墨,結合前段期間的所聽情報,推測秦長青可能之意愿。眸光流轉變笑說道:
“不妨說說。”
秦長青環顧四周,降低聲音:
“我欲贈送大人體面功勛。”
聽其言,贏政神色愈變復雜:
送予本座功名厚賜?輕轉手中黑墨,輕輕撫過,
“此般贈禮如呈上此墨或公開配方確對普通文武屬實寶貴。然于吾輩視之稍顯薄情。”
“實在不值提及”。
“請放心”秦青笑道:
“君乃建
他曾經聽說有些工匠喜歡在制墨過程中添加香料,這樣使得書寫的墨香更為怡人。但是這所謂的“藥墨”,究竟是什么?
難道是在制墨時加入了藥材嗎?
秦長青并沒有馬上解釋,而是走到書房深處,從布滿灰塵的書架上取下一個笥子。
將笥子拿到嬴政面前,秦長青笑著說:“想必大人已經有了猜測。沒錯,這藥墨就是在制墨時混入藥材的一種創新,這是我的一個偶發奇想。”
“傳統的制墨方法需要焚燒木材以提取炭素。”
“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固化墨形、調節顏色或抑制異味,常常加入麝香、冰片之類的貴重藥材。”
“因此,高品質的墨往往帶著特殊的香氣!”
“這時候的墨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寫作工具,它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滋補品。”
“我的研究完全是出于無奈。”
“當年師父年紀漸老,健康狀況日益下降,常常患病。有時甚至會突發背部膿腫,但是他自己覺得來日不多,就不再吃藥,整天待在書房中抄寫簡牘。作為徒弟的我怎能視而不見呢?”
“他所教授的知識中包括《黃帝內經》。那書中有很多治療的方法,于是我自學了些醫術,繼而嘗試著制作藥墨,在墨汁中混入藥材。”
“驪山很大,里面生長著許多草藥。”
“那個時候正好趕上山東的豪門大族遷徙至咸陽,我得以收集了各地的一些珍貴藥材,再加上驪山上能找到的一些草藥,就開始真正著手研究起藥墨來了。”
“剛開始不敢用在真人身上。”
“都是先拿山雞、野兔之類的實驗,在一次次試驗之后終于看到了希望。可是當我成功之時,師父已經離世了。”
“我將這藥墨一直保存著。”
秦長青嘆息著說,并打開了笥子,取出早已塵封多年、呈棕紅色且隱隱透著淡淡芳香的藥墨。他輕輕在藥墨上用指甲刮了一些放到嘴里,說道:“這里面含有野人參、熊膽、羚羊角等多種貴重藥材。”
“既可以口服,也能涂抹。”
“既能清喉利咽,又能提神醒腦,并且可以清涼止血、護膚除斑,特別對治療熱性病癥有效,還能用于突發的背瘡治療。”
“像始皇這樣的國君每天處理繁重政務,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在專注于批改文件時不免誤食墨跡,而此藥墨無疑會對始皇有很大的幫助,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緩疲勞。”
“大人見慣奇珍異寶,未必看得上這點小玩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