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剛剛見面時,沈萬三的態度異常謙卑和謹慎,這讓朱元璋感到有些異樣。
平日里那個敢作敢為的大商人,怎么忽然這般低調?
“難道他背后有人指點?”
這個念頭在朱元璋腦海閃過。
隨后他對身旁的兒子說道:“標兒,你難道沒覺得這次沈萬三太過分小心了嗎?”
“什么?”
朱標皺著眉回應,“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嗎?”
朱元璋瞅了兒子一眼,心想這家伙還真是單純的很,完全看不出來其中的端倪:“最近,沈家千金沈蓉嫁了人。”
“這個孩兒知道啊。”
朱標一臉迷惑地說:“我還親自前往慶賀了。
但不知為何提這件事……”
“嗯?”
朱元璋輕哼一聲,滿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既然沈蓉已經嫁給葉軒,而后沈萬三就這般乖巧聽話起來,你就一點猜想都沒有嗎?”
經過提示后,朱標似乎明白了幾分,頓時震驚不已,“父皇,您是說這中間與葉軒有關?是葉軒幫沈萬三出了主意,所以才讓他如此恭順么?”
“沒錯,不過這些現在都可以放在一旁,等到城墻修建完成后我們再清算賬本也不遲。”
朱元璋緩緩開口,眼中帶著一絲深沉:“目前國庫匱乏,正可以借沈萬三這只大肥羊填補缺口,或許對緩解局勢有很大作用。”
朱標聽了這話,眉頭鎖得更緊了。
他心性善良,自然不愿意看到有人因此蒙受禍端。
“父皇,這么做恐怕不合適吧,毫無理由加害沈家會引來世人指責。”
朱元璋聽罷沉默片刻,并未回答,只是眼神愈發幽邃。
朱元璋沉思片刻,心中隱約認同這個看法。
如果無緣無故動沈家,那么整個大明的商賈很有可能聯合起來反抗他。
這讓他感覺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在以往的歷史里,沈萬三曾經提出犒勞大軍的想法,正好給了朱元璋借題發揮的機會,將此事作為把柄懲罰沈萬三,并把他流放外地,再將沈家龐大的財富悉數納入國庫。
然而這次,在葉軒提醒之后,沈萬三明智地沒有再次提及犒賞之事,讓朱元璋找不到任何可趁之機。
他的目光微微閃爍,意識到唯有另尋借口才能夠對沈家采取行動。
實際上,朱元璋覬覦的目標僅僅是沈萬三那足以抗衡朝廷的巨大財寶,并無意致其于死地。
即便在歷史上,沈萬三做出那樣冒失的行為,他也不過是選擇了流放這樣的處罰罷了。
\"標兒,試官的工作進度如何?”
朱元璋轉移了話題。
處理掉沈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眼下最重要的任務無疑是\"試官\"制度。
當葉軒最初提出\"試官\"構想時,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此制度確實合理可行。
于是正式實施推廣開來。
與此同時,為了加強監督效果,他特地委任給太子朱標來主導這項計劃。
\"目前為止整體進程順利。
\"朱標回答道:\"此次科舉中榜的士子都已經分配至各地方出任職務。”
朱元璋撫須點頭表示贊許。
他認為這是對“試官”
系統的一種測試運行,絕不能掉以輕心。
“若試驗效果明顯,則可擴大規模依據葉軒所建議,讓全民都有機會為官從中發掘真正具備治理國家才能的人才。”
如此一來大明就不怕缺乏能干的大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