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兩人各自分開,走向自己的回家路。
日子一天天過著,看似千篇一律,實際每一天有各自的滋味。
半個月后,姜晚收到親爸的回信。回信字跡鏗鏘有力,帶著恨鐵不成鋼,不過或許想到女兒不執著顧林了,信件多了一絲溫柔。
姜爸叮囑姜晚要考大學就好好考,不要再糾纏那些兒女情。如果考不上,他就再拉下臉求當兵時的老領導,讓姜晚能夠回城。
拿著信,姜晚想,大抵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這樣的。即使再不滿意兒女的決定,在生氣之后還是會選擇原諒。
不過來信也給姜晚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姜爸沒心臟病發出事。
沒出事就好。
隨信來的還有一個大包裹和十塊錢,教科書是姜晚高中時期的教科書,目的顯而易見,督促姜晚復習。至于錢,姜晚知道,這是夫妻倆怕女兒受苦了辛苦攢下來的補貼。
糧票布票除非是全國的,否則不互通,所以夫妻倆還貼心換成了錢。
七八年即使國企工人,能有的錢也很有限。加上還有老人孩子需要贍養撫育,省出來這些已經是極致了。
想到這些,姜晚的眼眶也有些泛紅。
父母愛,則為之計生遠。
之后的日子,姜晚有了教科書,輔導變得輕松一些。
而趙時就難了,他感覺到了姜晚情緒上的變化。可是他沒想到,姜晚在輔導他學習方面也變化大。
即使他自詡記性不錯,也感覺到吃力。
不得已,他只好在干活時候也嘗試著記住那些知識,努力追趕姜晚的講課步伐。又苦又累,趙時幾次差點和姜晚說放棄算了,他不行。
可是每次話到嘴邊,就變成了“我可以”。
村里人知道他復習準備考高考了,大多是嘲笑居多,包括他平時玩耍的幾個兄弟。嘲笑他想不開。
趙時想自己確實想不開,都能沒辦法,姜晚不要沒文化的人。
再說學到東西的是自己的,這段時間王瘸子都學了好多知識,看的病都比之前多了。
輾轉反側,他覺得自己不能比王瘸子還差,就繼續堅持學了。
知青點的知青們也得到了姜晚的抄寫本,最近都學得熱火朝天。
轉眼,在距離高考還有三個月時,高考開啟報名的。
去年小規模高考讓人們振奮,那么今年的全國高考,就代表了一種嶄新的改變。有些人已經意識到,他們正處在時代的轉折點上,一旦選定,后半生是好是壞就有了定論。
姜晚帶著趙時報名時,還遇上了寧舒月和顧林。
顧林原本想著嘲諷趙時兩句,但最終想到趙時這人睚眥必報,只能把話咽了回去。
在他看來,趙時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學,現在做不過是陪著姜晚胡鬧而已。
寧舒月也是如此,前世所有人都沒考上,只有她和顧林考上了。那么重來一世,結局應該也大差不差。
姜晚則不以為然,趙時的毅力強大,記憶力也不錯。考不上頂好的大學,但一般的也有所希望。當然,這肯定是要經過一番辛苦磨煉的。
現在姜晚的教學進度極快,教學內容也開始變得艱深。一般人很難跟上,但趙時抱怨雖抱怨,但不管怎么樣點燈熬油,他都會給出一個答案。
天資不錯,學神輔助,結局不會太差。
短暫的眼神摩擦后,一切陷入平靜。
一切等待七月末那場驚心動魄的考試。
報名后,姜晚帶著人回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