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花里胡哨,感人肺腑,鄉下人直白和干脆全都說了出來。
后面是輪到支書說,主要是修水渠有什么意義,以后大家用水會如何協調。再遠一些的村子,會因為用水打起來,這些在鄉下都是常見的,所以這些支書都要說。
陸續有人問水渠要怎么走。
支書早有準備,全都鎮定自若回了回去。
最后他望了姜晚一眼,笑道“修水渠是大好事,這件事我們還要多謝知青姜晚,她寫了那報告上面才知道干旱的事。她現在也是村里的醫生,讓我們給姜女娃一點掌聲。”
所有人看向姜晚,拍掌的聲音響起。
“都是村里信任我,這事兒也不是我一個的人功勞,”姜晚望著看向自己的村民,笑著微微鞠躬。
最后就登記時間,知青是全都去,便沒登記。
去哪兒干活都一樣,沒人對姜晚產生意見。還有一個工分多才能吃飽,大家干活也是變相生存。
夏天開始后,村里就沒什么病人了,農忙外加修水渠的事情,姜晚也被派出去挖水渠外加和水利專家溝通。
宋茹云最開始以為姜晚只是碰巧發現干旱,然后收集數據證實自己的猜想。
沒想到和姜晚接觸才發現,姜晚的學識淵博,一切并非偶然。
畫水渠路線圖時,姜晚展現了她無與倫比的天賦,對于地理地勢水的分布甚至地下水也有所了解。這些都是需要專研的東西,可見姜晚并沒有夸口。
后來圖紙出來后,姜晚也被指派為一個水渠段的監工。
這也是村長為姜晚謀的好差事,想著是醫生少下點力氣,指揮人干活就行。如果管不了,姜晚肯定回來問他,到時候自己就去幫一下就能讓那些人服氣。
只是沒想到,她也會上手幫著一起干活,動作麻利力氣不小,讓不少人大男人都佩服。當然,這個年代也是少不了發生矛盾的,比如誰偷奸耍滑,誰看不慣誰。
姜晚作為監工,管理二十幾個人。
這些人最初仗著自己年紀大些,時常會陽奉陰違,欺負姜晚是個小姑娘。可惜他們惹錯了人,姜晚在一次徒手分開兩個打架的中年人后,大家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就這樣,這些外村的人,學會了乖乖聽從姜晚的指揮。
姜晚說干什么就干什么,說干多少就干多少。
十幾天下來,姜晚這個水渠段的工程是最快的。
這大大出乎了村長的預料,他以為姜晚會讓他幫忙呢。
工程是分段進行的,保證水渠盡快建成能用,不然等到天干旱下來就直接沒的用。
一些比較堅實的山體,縣里還找了機械或者炸藥開路。
原本修水渠有些人是不贊同的,畢竟太累了,每天跟牛一樣干。干旱這件事更是無中生有,不就是天晴了幾天。
直到開始修水渠過后,這天就沒下過一場雨,每天起來那個陽光照下來的時候,不少人都覺得心拔涼。
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繼續這么熱下去,地里的莊稼直接全都枯死了。就算僥幸收點糧食下來,交了公糧恐怕顆粒無收。
饑荒的感覺他們這一代人都遭遇過,餓肚子的難受這輩子他們都不想再受。
比起餓肚子,大家在意識到干旱真的會來時,修水渠就變得積極起來。
早點引水,莊稼早點澆水
就這樣,附近幾個村開始加快了修水渠的工程進度。
一個月以后,水渠初步建成,開始最后的清理工作。
這時的溫度也達到了大家難以接受的地步,路邊的野草都差點曬干。地里各村勉強早晚挑水澆水,還能勉強維持。
大家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修水渠,一切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