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南城晨霧還未散去,自行車鈴聲就穿破晨霧出現在大街小巷。
七八十年代,各個工廠國營大大小小的場子,還有上班的人,最喜歡的就是自行車代步。上下班的點,無數人騎著車往各個方向奔去上班。
即使不上班,在休息的日子里,也會前往供銷社或者扯兩塊布,給自己或者家里人做兩身衣裳。
城市朝氣蓬勃,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年輕的姑娘編著兩個辮子,臉上沒有絲毫脂粉,薄薄的整齊劉海遮蓋額頭。格子襯衫和深藍的褲子,趁著休息的時光在大街上打鬧。
巷子口,一群老大爺圍著一個象棋石桌子,手指指指點點。
旁邊的小孩拿著鐵拳和鉤子,在地面上嘩啦嘩啦滾動,嘴里發出笑聲。
一個挎著編織籃的中年女人騎車自行車,往菜場而去。今天難得休息,去菜場買點東西回來做飯吃。
“孫翠,去菜場”一個年紀和女人相仿的女人喊道。
叫孫翠的女人點了點頭,“家里小子饞肉了,手里還有三兩肉票,給他解解饞。”
這巷子大家互相都是多年老鄰居了,干點事大家誰都知道是誰,孫翠便沒有遮遮掩掩的。
那人望著孫翠準備走,伸手拉住了她。
“哎,等等,你聽說了嗎顧林他媽又在鬧了,聽說顧林送信回來說在鄉下結婚了,”那人一臉幸災樂禍,顧林他媽最潑辣無理了,還是一個踩高拜低勢利眼貪小便宜的主兒。
之前連孫翠的姑娘姜晚都沒看上,當時還噎了孫翠好幾回,說孫翠閨女倒貼覺得他兒子要娶當官家的女兒。這會兒在鄉下娶了一個不知道根底的知青,這會兒怕是氣瘋了。
孫翠抿了抿唇,嘆息一聲,“我閨女想通了,我也就知足了,在我看來兒孫自有兒孫福。”
“誰說不是呢,都是知青,總不會差到哪里去的,”那人撇嘴,顧林他媽還不如孫翠想得開,末了見孫翠要走,兀得想起什么,“聽說小晚準備今年考大學,你沒寫信去打聽一下嗎”
電報太貴,除非必要急事,就算是他們這些職工不會用。一般要了解孩子,那還是寫信好,還能寫個幾頁紙。
孫翠搖搖頭,“晚晚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尊心太重,脾氣又倔。等過段時間在問吧,到時候怕她成績太差抹不開面兒。”
那人也贊同點頭。
然后孫翠騎著自行車,快速消失在轉角。
孫翠前腳剛走,一個小車就停在那人面前,車上下來一個戴著眼鏡的青年,禮貌問道“請問,您知道姜晚家在哪兒啊”
那人聽到熟悉的聲音停下腳步聲,狐疑望著面前的人。
“您找她做什么”她到不害怕,這里路邊行走的都是街里街坊的,喊一嗓子就有人出來幫忙。
那人道“我們聽說姜晚同志回來了,就來找她,我們是省里報社的,想找姜晚同志做個高考狀元專訪。”
女人一愣,覺得自己聽錯了,“什么高考狀元,你們還是報社的要找小晚做專訪”
女人語序都變得混亂了,感覺一個個消息太令人震驚了。
“我聽說市里的鑼鼓隊一會兒會來送橫幅和獎金呢,姜晚同志可不是一般的狀元,是這次高考的全國狀元呢”這個消息以后這些人都會知道,這會兒說出來也沒什么。
剛才就有人注意這開著小車的人,耳朵一直聽著,這會兒總算徹底聽清楚了
然后男人就被所有人一窩蜂圍住了,然后大家嘰嘰喳喳說知道姜家在哪里,詢問高考狀元的姜晚到底的考了多少分。
不說這個熱情的年代,就是后世聽見附近出了個高考狀元那都是要圍上來的。
男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只能把姜晚的成績和錄取學校告訴了大家,然后一路被圍住到了姜家。
眾人臉上滿是震驚,然后是更加熱烈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