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作為甲方監督,而錢家瑞則滿世界跑,尋找姜晚需要的原材料做好溝通并且簽訂合約。
一切進度飛快,而這個投資建廠也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尤其在并沒有偷偷摸摸進行的時候,幾乎是瞬間就傳遍了附近的縣市。
同時,姜晚也收到了一封信件,是首都報紙的主編寄來的。這件事上了內參,也就是供內部觀看的報紙,如果不順利那么這件事就會夭折。
姜晚沒有理會,而是靜靜等待。
一個星期過后,全國各大報紙刊登云湖縣建廠的消息,并且隱晦贊揚了這種敢于作為的人。所有人包括余正清都安心了,因為這樣他們就算是被批準了。
不過對于姜晚的名字和錢家瑞的名字,報紙卻并沒有過多提及。
這是姜晚拜托首都報主編做的,盡量不提及名字,也不接受采訪。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他們現在年紀太小,如果被披露難免有些人會撲上來撕咬他們。不害怕,但是會很耽誤時間。
對方看在姜晚多年堅持寫文章,讓首都報這個板塊成了一個特色,并且還得到表彰的情況下答應了。
就這樣,在這次的風波中姜晚成功掩藏姓名。
余正清也是如此,這件事中他也沒有站在臺前。
時間過得很快,在高強度趕工下,廠區在三個月內有了基礎雛形和框架,內部已經完善一半。除了縣里的人,幾乎沒人知道這個巨大的工廠是做什么的。
錢家瑞也黑了一圈回來,這段時間他吃過虧,受過罪,各種都遭了一遍。
看到姜晚的一瞬間,他差點委屈哭出聲。
創業難,這三個字他現在才深有體會。
而姜晚也沒有好多少,她還招聘的員工,租賃辦公區對員工進行培訓。其中還有技術人員,會負責產線的事,對產品進行深入的了解。
當然,核心技術還在姜晚手里,這些都是分開的,姜晚暫時沒有交出去的想法。
然后錢家瑞留下再次招聘各類人員,姜晚開始對于需要的機器進行大規模采購。
錢用得飛快,幾乎是轉眼二十萬就花銷了出去。
這筆巨款兩人花得戰戰兢兢,錢家瑞之前肯定說不會用完,也變成了一分錢掰兩半花。當然,對于員工工資和伙食,兩人早就約定好了,沒有絲毫摳門的地方。
姜晚采購著各種機器,隨著機器組成的產線建成,姜晚也回歸云湖縣。
然后便是試行生產核心的電路板等等,有些本廠無法進行生產的,比如外殼是外包,還有小如按鈕這些。只要沒有技術含量的,一概會暫時外包出去。
當然,這些也需要質量尺寸等等要求,會有專門的外派人員進行監督。
本廠的電路板、晶體管這些東西,會進行專業且嚴格的生產。
當天余正清都到達了現場,而廠里的流動資金已經所剩無幾。為了后續的營銷銷售,比如廣告投放等等,姜晚和錢家瑞甚至專門找到銀行貸款了兩萬塊。
一切準備就緒,所有人穿上靜電服和進行風淋過后進入已經初具現代化風格的車間。
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人做好,對流程進行了解,戴好靜電筆之類的工具。
最重要的電路板開始進行生產,從最開始的板開始,各種東西慢慢從無到有。
巨大的車間內十分安靜,只有簡單的機械聲。余正清帶領的領導們也都沒說話,靜靜看著第一塊電路板被生產出來。
然后是其他車間的晶體管、屏幕以及面板控制器等等,這些全部被集合起來,然后送入組裝車間。
余正清望著從未見過的現代化車間,還有被高薪挖來的技術人員,還有被標準培訓的工人。有些人他親眼看著姜晚或者姜晚請來的人培訓的,只負責一小塊生產,或者一個簡單的扣入動作。
然后便是一整個流水線式組裝,每一個動作都有自己的規范和操作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