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疑惑,對方怎么突然專程來到這里,有什么事值得過年前還來一趟。
“我們出去說吧。”寧舒月道。
姜晚吃完雞腿擦嘴,點頭起身向外走。
到了巷子口,現在是中午飯點,街上沒幾個人了。
姜晚道“怎么了有什么事”
“這是還你的錢,還有二十塊利息。”寧舒月則遞出一把鈔票,放到姜晚懷里,“當然,這不是主要的,是我想跟你說,你如果有能力,就盡快勸叔叔阿姨離開廠里。下海創業也好,甚至在家賦閑也罷,如果廠里開始裁掉員工,就不要糾纏立刻離開。”
她獲得了公派留學國的機會,現在走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所以寧舒月才踩著過年前來了。這幾年姜晚爸媽廠里的經濟狀況很不好,過兩年更是會破產,他們會成為最開始的一批下崗員工。
所以她想在走之前提醒姜晚,讓姜晚給父母準備離開的路。
“還有,如果有機會,買兩套房子在手上。”
寧舒月再次補充道。
這是她聽經濟學老師的話得來的答案,也希望姜晚能夠受益。
姜晚把她往火坑里拉出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所以她選擇自己來,而不是寫信。
姜晚垂眸,寧舒月提醒的她也知道,所以她回來就是有所準備的。
她拿著手里的錢,朝著寧舒月點了點頭,“你說的我都知道了,我會安排還父母的。”
“好,”寧舒月笑道,她就知道姜晚不是一般人。
過不了今年,各種廠子都會陷入困難,甚至十年后還會出現大規模的下崗潮。雖說只是簡單的三個字,但背后代表的是無數家庭。
姜晚本身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她想,也憑借自己的一雙手,為這些人擋一擋風雨。
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
兩人對視一眼,互相笑了笑,然后寧舒月離開了。
姜晚目送她離開,因為這一走,對方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了。她轉身回家,繼續吃飯。
姜爸爸倒是好奇問了兩句,姜晚糊弄了過去。
很快,姜家迎來了新年。
這個新年姜家無比熱鬧,因為電視機播放春晚,不少大人小孩都來了姜家觀看春晚。
歌唱、小品、舞蹈,現在的春晚十分精彩,姜晚都看得津津有味。
新年穿新衣,孫翠也給姜晚買了新衣服,然后帶著姜晚去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他們過年。
他們都住在鄉下,所以姜晚等人還要花費一番功夫。
爺爺奶奶之前是有些重男輕女在身上的,這在老一輩身上極為普遍。但架不住姜晚太出息了,是高考狀元外加北大學生。
這點在他們所在的地方,那可是獨一份,所以看到姜晚那是熱情的不得了。
大伯他們也是如此,特別是看到孫翠和姜爸爸包了大紅包給老人小孩,還給了贍養費后,看姜晚是更和藹了。
主要是今年翻倍了,以前孫翠他們的工資也做不到發這么大的紅包和給這么多的贍養費。稍微一想,就知道是姜晚工作了掙的錢多了,所以才出手大方。
大伯練練拍著胸脯保證會照顧好爹媽,讓他們一家在城里放心工作。
一家人和和美美,倒也不錯。
外公外婆那邊也是如此,紅包和贍養費都沒落下。孫翠和姜爸爸都在城里,這些里里外外都需舅舅舅媽操持。
舅舅舅媽自然是樂意的,畢竟在傳統觀念里,嫁出去的女兒并不負責贍養。
何況還給這么多贍養費,足夠養兩個老人外加改善一家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