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箏之所以不當面問沈行簡與梁復,正是因為她作為東道主,客人一來便問對方:您多久走?
這話任誰聽了去,都像在趕人,如今只有余時章父子在,她才好問出口來。
余時章想到這次的兩個“跟班”,突然笑了起來。
陛下選人用人的眼光,一向獨到。
“他二人都是癡兒,出發那日陛下便與老夫說過,他二人本就醉心工農業,無心官場,讓老夫不管他二人的去留,他們啥鉆研透徹想回京了,自行回京便是。”
沈箏心道:這不是純純的放養。
不過也是她預想中的答案,看來往后,縣衙又要多倆人了
快住不下了,沈箏想。
同安縣在發展,往后的常住人口,只會多不會少。
她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又在琢磨什么呢?”余正青見她眼珠提溜轉,一看便知她又有新點子。
“什么都逃不過大人的眼睛。”沈箏笑著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下官想著,咱們同安縣衙也已建成不少年頭,設施陳舊不說,占地還狹小,如今縣衙常住人口不少,往后來訪者也愈來愈多,后院定是住不下的,所以下官想......”
她話還沒說完,余正青便一副牙疼模樣,開口打斷了她:
“你這破縣衙,你終于愿意出銀子修修了。本官老早就想說了,本官那屋中,一到晚上梁上就有蝙蝠打情罵俏!它們是甜蜜了,但苦了本官!那房梁上的灰跟不要錢似的,簌簌簌簌直往下落。”
沈箏抿唇,有些不好意思,輕聲說道:“那咱們縣衙之前的財政情況,您也知道......”
往日的余正青不是胡攪蠻纏之人,有情緒之時,沈箏稍稍哄兩句便就完事兒了。
但今日,他已經不是余正青了,而是永寧伯之子·青。
他將頭往邊上一撇,根本不聽沈箏解釋,依舊往外倒著苦水:
“房梁的灰一掉,本官的鼻子與喉嚨,是個比個的不舒坦,但本官又不敢咳出聲來,你可知為何?”
余正青的靈魂拷問直擊心靈,但沈箏還真知道為何
她扣了扣手指,尷尬開口:“墻太薄了,不隔音......”
“原來你也知道不隔音啊!”余正青越說越氣。
“還有,趙休他們哥幾個,不歇在縣衙還好,但凡他們在,你知不知道,那呼嚕聲,震天響!本官還以為誰家的牛闖進咱們縣衙來了!”
誰家的牛
沈箏耳邊仿佛響起一聲聲牛叫,她想笑又不敢笑,使勁咬著嘴唇。
她瞌睡一向很好,是下雨打雷都基本不會醒,一覺睡到大天亮的那種,自然沒有感受到余正青的痛苦。
余正青看她憋笑,轉頭找到余時章告狀:
“父親,您說說,她這縣衙,是不是您為官幾十年,見過最破的縣衙?”
“咳。”余時章端茶喝了一口,撫須說道:“你這問題,老夫回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