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真的很好,不是嗎?
不然她為什么在祖父漏出一點口風之時,便自請來永祿縣任職,流外入流呢?
她可是族中這一脈的嫡系后輩,流外入流這種事,原本是用不著她親自來的。
一個小小縣官而已,甚至不是縣令,只是個主簿,家中旁系能勝任的后輩比比皆是。
但她還是來了。
禮部戶部同時發文,讓她對這個第一位女縣令產生了濃烈的好奇,忍不住想親眼一看。
是怎樣一位女子,才能抵擋住世俗的偏見,以縣令之職,躍入天下眾人眼中?
又是怎樣一位女子,能引得京中女子爭相贊嘆、歌頌,甚至模仿。
沒錯,是模仿。
在上京,幾乎沒人知道沈箏是何相貌,但已有不少女子開始模仿她了。
京中有一小商戶說,沈大人之前在他家買過木釵,盡管這一消息不知是真是假,但不過一日,他家的木釵便銷售殆盡,甚至于連木梳、首飾盒這類物件都被人爭搶一空。
還有一早餐攤子老板說,沈大人愛吃他家的包子,自那日起,這家早餐攤子日日門庭若市,每日不過雞鳴之時,莫說包子了,連包子皮都能賣得干干凈凈的。
所以這是第五探微活了二十幾年,第一次對一個女子產生好奇。
她也覺得很奇怪,她自己也是女子,怎會對女子產生好奇呢?
這不就像那些無聊話本子中所寫那般——閨中女子日日聽聞江湖大俠行俠仗義的種種事跡,不禁心生向往,就算從家中出逃,也要為愛一見嗎?
可她對沈箏
第五探微有些迷糊,猛地一甩頭。
更多是欽佩與向往吧。
“他們走了。”沈箏的聲音突然傳入她耳中,“第五主簿,你再看,都要將周里正的后背看出個洞來了。”
她回過神來,剛好周里正左腳拌右腳,一個趔趄摔出了她的視線。
一抹笑自她嘴角溢出,她好奇問道:“沈大人,你縣中之人,都如此有趣嗎?”
沈箏也露出一絲笑,“也不全是這樣,周里正年輕,所以鬼點子也多,眾里正里就他最不省心,你是不知道......”
她偷偷湊過去,附耳道:“之前就是他提議,想在縣中給我建生祠,還好我發現了,不然他們連地方都盤好了。”
“生祠?”
第五探微一愣,能想到建生祠之人,確實當得起這句“鬼點子多”。
不過嘛
她看了看走在前面的沈箏。
若是她,倒也當得起活人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