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移,將三人的影子在地面上越拉越長。
一個時辰后,三人終于將合作大致流程敲定。
用沈箏的話來說,便是明確了合作內容,劃分了雙方責任。
最后一個字在紙上落定,沈箏舉起草紙對著墨跡使勁呼了幾口,“咱們先看看,還有沒有需要增添或是修改的地方。”
余時章接過草紙,邊看邊點頭:“簡單來說,便是第五家需得替同安書肆運送書籍、打點各地關系,以保證同安書肆能在各地順利開業。”
沈箏默默點頭。
“打點關系”四個字聽起來簡單,可若放在同安商會身上,少不了要吃一番大苦頭。
強龍不壓地頭蛇,都聽過吧?
各個世家在當地的能量,絕不可小覷。
盡管同安書肆高舉“為民”旗幟,盡管同安書肆受眾面廣,但那些受眾終究只是普通百姓、布衣學子罷了。
總不能讓他們揚起拳頭,去與那些個世家大族叫板吧?
就算他們愿意,沈箏也不會答應。
但有了第五家加入,局勢便全然不同。
現在的同安書肆是官商兩道雙管齊下,若真遇見麻煩事兒,也不會不戰而敗。
“至于利益分配......”余時章頓了頓,看向第五探微:“有何想法,你可以提出來。但本伯將話說在前頭,書肆利潤不高,多的我們可給不起。”
第五探微聞言一怔。
要她提想法,又直接說書肆不賺錢。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第五家,最好不抽成嗎......這位永寧伯,果然與祖父口中一模一樣。
不過她自一開始,便沒想過要抽同安書肆的利錢。
往小了說,一本書才賺幾文錢?第五家沒必要摳搜這點子兒,又富不了。
往大了說,第五家能與永寧伯與同安縣扯上關系,那就是在明面上站了隊,到時不論是陛下,還是天下讀書人的目光,都會投向第五家。
多的......不就來了?
在金銀富有之時,“聲譽”、“名望”、“世人的追捧”,才是可遇不可求之物。
“除卻運費,不要多余銀錢。”第五探微接過草紙,在沈箏與余時章驚訝的目光中,在上面添了幾個字:“但下官確實有個想法,那便是......寄售。”
余時章聞言挑眉低笑,沈箏則在一瞬間想了很多。
不得不說,第五探微確實走了一步絕好的棋。
目的被看穿,第五探微也沒什么不好意思,徑直說著:“不瞞伯爺,我第五家經商,本就會售賣一些文人所用之物,例如筆墨之類。若能將這些物件放置書籍中售賣,對家中生意也大有裨益。”
她不將話說明白,余時章也看破不說破,甚至還想敲她一筆。
只聽他說:“你可要想清楚,同安書肆的書冊本就賣得便宜,來買書看書的,多是平常百姓,買兩本書、兩沓草紙也就頂天了。你家中那些個毫毛香木筆、曜石鎮紙什么的,可不太賣得出去啊。”
一支香木筆動輒幾兩銀子,若筆尖毫毛再好點兒,則要十來兩銀,若筆頭再鑲嵌一小塊玉石的
更別說那些個珍稀玉石雕刻而成的鎮紙、十來兩銀一小塊的香墨塊,都不是尋常人家所能用得起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