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炭”,炭如其名,色似烏金。
此炭緊實沉重,斷面極富光澤,易點燃且火力猛,燃燒時幾乎無煙,燃燒溫度更是比良炭高上不少。
正因如此,烏金炭一直是大周最稀缺的石炭。
往年,只在梅、祈兩個州府偶得些許儲量,從此便再難尋到烏金炭蹤跡。
而今日,竟有人敢當著百官的面說,大周又有烏金炭現世了?
百官齊刷刷盯著沈箏,有人幫著岳震川問道:“沈大人,你不過聽了通傳使只言片語,便斷言渾源地炙是因烏金炭?要知道,那烏金炭何等金貴?豈是尋常地下能藏得住的?”
百官又齊刷刷點頭,臉上寫滿“不信”。
烏金炭又不是大白菜,哪能沈箏說是就是的?
面對質疑,沈箏不與他們爭辯,而是轉身看向天子,語氣篤定:“陛下,微臣敢如此斷言,只因通傳使大人的一句話。”
天子回想片刻,問:“落霞村中,只有西側低洼地發燙?”
“回陛下話,正是如此。”
沈箏道:“烏金炭密,質重,多藏于低洼處深層巖層,恰與落霞村地勢特征完全吻合。且落霞村這地熱,來得又快又急,究其原因,便是地底烏金炭自燃。”
她之所以敢如此篤定,是因為從一開始,她便猜到了渾源縣藏有烏金炭。
大周疆域遼闊,與前世華夏輪廓多有重合。
早在柳陽府尋找石灰石與長石礦時,她便心生猜測——大周的礦產分布,或許也與華夏雷同。
這一猜想,在她入京后再一次得到了印證——岳震川曾告知她,在上京周邊各州府,已相繼發現石灰石礦。
而前世華夏的石灰石礦也分布甚廣,幾乎遍布每個大省。
這一次又一次的雷同,會是巧合嗎?
沈箏想,肯定不是。
因此,有了事實作為支撐,她大膽推斷——如今的大同府地底,必定藏有諸多煤礦,只不過烏金炭大多深埋于地下,至今未被開采而已。
百官被她唬得一愣一愣,天子凝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岳震川沉默許久,突然一拍大腿。
“對了!都對上了!”
眾人被嚇了一跳,轉頭看他,天子問道:“岳愛卿,何事對上了?”
“陛下,事情應當正如沈大人所說那般,渾源地炙......乃烏金炭自燃!”
他舉起一只手,越說越激動:“老臣方才回想了一番,梅、祈二府發現烏金炭脈之處,地勢與渾源縣極其相似!都是處于低洼之處,藏于深層!陛下,老臣有罪,老臣糊涂!若非沈大人提及,老臣竟忘了這最重要的一點!請陛下責罰!”
有了他這番佐證,方才還心存懷疑的官員,紛紛斂了神色,不敢再疑。
唯有崔相站在原地,臉色由青轉白,再由白轉灰。
他藏在袖中的手狠狠攥住笏板,指節幾乎要嵌入板中。
他想不明白,為何沈箏總是這般好運,分明是大災之象,卻硬生生被她轉危為安,變為大吉!
若眼神有形,此時的沈箏怕早已被被他捅了個對穿。
沈箏朝他一笑。
而后上前兩步,站于岳震川身旁,高舉笏板道:“陛下,如今地底烏金炭仍在燃燒,若任火勢蔓延,深層煤層恐被燒透,損失不可估量!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阻燃護炭,盡可能降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