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燭火閃了閃。
梁復的眼神在火光下透著心疼,“也不能怪他性子不好,被欺負著長大之人,能不殺人放火就很好了,他不過也只是不愛說話,不愿與人交流罷了。”
眾人齊齊點頭,心中對俞家的好感一下降到了谷底。
“不過我此次前去,也算是探出了那小子的愛好。”梁復道:“他喜好看書,喜好木藝,還愛琢磨一些別人看不懂的東西。”
“別人看不懂的東西?”余時章問:“什么東西?”
“具體我也說不清,就是一些俞府人覺得是天方夜譚,但他卻一直悶頭研制的東西。比如......”梁復頓了頓,重復出了俞家主的話:“那孩子好像覺得火折子不好,便將自己關在屋里數日,制新式火鐮。”
“火折子不好?”方子彥嚼著花糕,疑惑道:“哪里不好了?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呀!”
就是價格貴了點,百姓用不起。
沈箏沉默了半瞬,開口:“火折子確實有弊端,筒子里的陰火存不了多久不說,再復燃也只能用一會兒,且太貴。”
梁復驚訝地望過來,“可火鐮打火也不容易。”
火鐮,其實就是利用鐵器和火石撞擊生火,堪稱取火的“活化石”。
但很多人都不愿意用火鐮,因為撞擊生火不容易,有時候得磨紅手心才能見到火星子,且那點火星子,還不一定能將火絨引燃。
對百姓來說,火折子太貴,火鐮日常不好用,所以他們大多都會在家中設一火盆,保留火種后,再用草木灰覆蓋,待下次再用之時,加點新柴,吹一吹就能燃。
沈箏在心頭琢磨了一番,問道梁復:“俞家主可有說,木若玨想制的‘新式火鐮’到底是什么?”
說起便捷的引火方式,她腦中還真有一種。
“沒說。”梁復又開始嘆氣,“我估計吧,他們對那孩子也不算上心,只是該給的都給,吃穿住行上沒虧待孩子,但沒付出什么情感,也鮮少和孩子交流。”
說著,他看向沈箏,“你腦子最精,想想辦法吧,我明日再去俞府試試。”
為了盡快回同安縣,沈箏接下了這個重擔。
熱鬧了一天的酒樓靜了下去,眾人回房歇息。
余南姝帶著崔衿音和馮千枝遛進了沈箏房間,又自覺上了床,纏著沈箏講睡前故事。
沈箏放下紙筆,坐在床邊給她們掖了掖被子,輕聲道:“昨晚講到石猴拜師成功了,對嗎?”
“對!”三人齊聲答道。
“好,那我開始講了哦。”沈箏壓低聲音,緩緩道:“祖師對石猴說:‘我看你走路像個吃松果的猢猻,便給你取孫姓吧。有了姓,還得有名,我的徒弟排到你,是悟字輩,你便叫悟空吧’。石猴有了名字很是高興,一蹦三尺高......”
“......”
一刻后,均勻的呼吸聲從床上傳來,沈箏起身滅了兩盞燈,只余下了桌上一盞。
......
翌日清晨,天還沒亮,沈箏就等在了梁復房門外。
梁復開門被嚇了一跳,摸著心口道:“你今日怎的起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