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梆子聲響起,三響,一響,二響,再一響,這是同安縣民和碼頭值守人約定的信號。
一種只有他們知道,卻讓他們日日期盼的信號。
“歸號響了!大人回來了!是大人回來了!”
“快!快!快!快去碼頭!”
不過轉眼的功夫,消息一戶傳十戶,十戶傳百戶,下河村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
在沈箏等人眼中,整個下河村一下便亮了,將這個夜點綴得格外好看。
緊接著,那些小亮點逐漸聚集,像一條長長的火龍一般,迅速朝碼頭奔來。
這一幕,將崔衿音看呆了去,一時間,她不知該先看沈箏,還是該眺望村落。
這時,沈箏才發覺,方才值守人敲的梆子聲不對勁。
這是將全村人都給敲醒了。
最先跑到沈箏面前的,是歇在小食鋪子里的早餐老板們。
沈箏瞧見了裴母的身影。
裴召祺也瞧見了她,忍著淚意迎了過去,“娘......”
“裴嬸嬸!”方子彥跟在裴召祺身后放聲大嚎:“我好想好想您,好想您做的豆湯!”
“好孩子,好孩子......”裴母摸了摸他們臉頰,轉頭便朝沈箏走去。
裴召祺抬了抬手,“娘......”
方子彥嚎得更大聲了:“裴嬸嬸,我在這兒呢!”
“大人!”裴母和食鋪老板們一起涌了過來。
他們七嘴八舌,用最純粹的話語訴說著想念。
“回來就好,大人回來就好......大人,您不在的時候,有外地人說,您在上京做京官,不會再回來了,我們真的.....我們想都不敢想......”
“大人怎的瘦了?是不是在上京沒吃好?小的、小的鋪子里還有肉菜!小的這就去給您做!”
“大人,您看看咱碼頭,您不在的時候,小的們行事都是按您定的規矩來的,就盼著您歸來之時,能多在碼頭待上一會兒......”
說著說著,他們的聲音哽咽起來。
吳里正便是在這時來的。
荷花扶著他,兩個人的手都跟篩糠似的,抖得不停。
他擠到了沈箏面前,眼睛來來回回看了沈箏好幾遍,但就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再張嘴時,口中已是一片鹽咸。
碼頭上的人越聚越多,聲音也越來越大,客舍中熟睡的外地船員也被吵醒,他們攏著外袍出了客舍,被眼前的場景嚇了一大跳。
“怎么這么多人?發生什么事了?”
“馬匪搶碼頭來了?”
“這可是同安縣,哪兒來的馬匪!”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走去看看!”
“我就說方才的梆子聲不對勁,大晚上的,哪兒有那樣敲梆子的!同安縣肯定出大事了!”
剛走出客舍幾步,便見村民如潮水般涌入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