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璀璨,皓月當空,如此良辰美景,適合一碟蟹,一壺花雕,心上人是沒有的,但能同知己聊一聊未來理想,談一談人生抱負。
可惜了,趙德昭看著面前的奏本,注定辜負如此良夜。
“唉,看看到底是要怎么個成婚法——咦,這是什么?”趙德昭打開奏本,看到“定州知府”二字,便知道自己想錯了。
奏本中不是什么和成婚有關的東西,趙德昭現在一想,覺得自己真蠢,這種事情怎么會有人寫個奏本來當正事說啊,又不是立太子!
想起臨走時,趙匡胤看自己好笑的眼神,趙德昭覺得自己臉滾燙滾燙的,“臭老頭,一把年紀了還喜歡逗人玩兒!”
不是成婚,趙德昭便覺得輕松了許多,說實話,他沒覺得王七娘不好,模樣么,放在現代,也能算一個絕代佳人,性格也還不錯,不咋呼不吵鬧,也不是刁鉆野蠻的千金小姐。
只不過是年紀的問題,等再長兩歲,他說不準就能接受了!
看著厚厚的奏本,趙德昭命人上了茶和點心,找了個舒服的姿勢,這才翻開奏本細細看了起來。
奏本是一個叫彭謖的知府寫的,開篇是問皇帝安,接著是自己感念皇帝恩德,讓他做定州的知府,洋洋灑灑寫了有兩三百字,就是拍皇帝的馬屁。
“嘖嘖,這彩虹屁吹的,我都替皇帝尷尬!”
趙德昭快速略過這一段,再往下看,終于說到了正事。
第一件是講了自己政績,下轄縣城又查出來不少隱田隱戶,已是宣傳了朝廷減免賦稅的政策,也都去衙門落了戶。
五代戰亂,百姓流離,很多人離開自己故土,以至于田地荒廢,待戰亂平息,活著的人回了故鄉,若田地還在,則去官府報備一聲,繼續原來的生活。
但很多田地失了主人,便由外來的人繼續耕種,如果正好是在偏僻遠離道路之處,便將田地瞞了下來,也不去衙門落戶,這就成了隱田隱戶,就不用去交稅了。
一旦查出來,便要補齊賦稅,而后落戶,嚴重的還要挨板子吃官司。
縣里查出隱田隱戶,便是為朝廷創收,是大功一件。
趙匡胤即位后,對這些情況已是從輕處理,一方面是戰亂影響,罰得多了反而會導致叛亂等各種事。
另一方面,很多農民不識字,也難得進城,不知道如今的稅賦已是大大減低,是他們能夠負擔得起了,只要同他們說明,為了光明正大得做人,誰會愿意提心吊膽過黑戶的日子呢!
奏本是經過政事堂的,趙普在這邊貼了條子,大意就是要多在鄉村之地宣傳朝廷政策,不可就草草貼告示于縣城。
第二件,是軍糧問題,定州守軍的軍糧時時不到,兵士們怨言已久。
定州的軍糧是從晉州送去的,兩州山水相隔,要跨越諸多大山大河,路途遙遠,增加了軍糧運輸難度。
平時,軍糧由遞鋪兵運輸,或者征調民夫,戰時也會要軍隊護送,但不管是哪種形式,運糧的怨聲載道,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卻因為路途問題,少了的,壞了的,守軍往往分不到足額的軍糧。
守軍指責運糧的偷奸耍滑,或許是路途中耍了什么手段,運糧的說路上不好走,有損耗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