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覿烈是耶律阿保機的堂兄弟,隨耶律阿保機出征渤海國,渤海國滅亡后,改名東丹國,耶律覿烈便出任渤海國大內相,協助耶律阿保機管理東丹國。
耶律虎古是皇室,自小聰慧過人,時常拿來同韓德讓比較,一個是契丹人中的佼佼者,一個是漢臣中的少年英才,比得多了,耶律虎古心中也生了閑氣。
他自認為是契丹貴族,不管韓德讓是否真有才學,和他放在一起相提并論便是紆尊降貴。
是以,二人雖然沒有直接的過節,可耶律虎古一向討厭韓德讓,后面連帶著討厭上了韓家人。
如今耶律虎古駐守東京,糧草卻遲遲未到,韓匡嗣不得不多想一層。
韓匡嗣這么揣測耶律虎古,若被耶律虎古知道,可真要嘲諷一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收到命令之后,立即在東京征糧,又因為這次守衛南京的重要性,他在籌得糧草之后,更是親自帶人送往南京。
不想剛出發便遇到大雨,為防止糧草受損,在路上耽擱了幾日,直到雨停,才又重新上路。
不想還沒到渝關,就聽關口那傳來消息,說宋軍已經接管了渝關。
渝關若被宋軍拿下,他們就無法從渝關過,只能繞道至古北口,才能將糧草送往南京。
可若要到古北口,不光這路程要難走許多,更是因為多走一日便要多消耗一日的糧草。
耶律虎古不敢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懷疑是宋軍的計策,阻礙他們送糧草至南京。
畢竟宋軍要攻打南京,怎么會分兵這么遠來渝關?
可他也不敢全然不信,權衡之下,只好命糧草緩行,自己帶著人馬朝渝關去確認。
渝關依渝水而建,渝水源自燕山東麓,渝水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故在此設立關隘。
此時的渝關不是后世的山海關,沒有高大的城墻,也沒有強壯的兵馬,所以他們才想不到攻打幽州的宋軍會分兵來渝關。
再者,李漢瓊帶領的虎捷軍又是禁軍精銳,他們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踏冰過了渝水,繼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爬上了關墻。
關墻上的遼兵還在打瞌睡,就被宋軍一刀抹了脖子,一柱香的時間,關墻上的守兵全部清理干凈,繼而打開渝關門,李漢瓊帶著虎捷軍踏著風雪接管了這座關隘。
耶律虎古看著遠處插著宋軍旗幟的關墻,恨得咬破了嘴唇,最后還是一招手,帶人回轉,押著糧草走燕山從古北口入關。
宋軍大營,李繼勛收到了來自渝關的消息。
“關隘是拿下了,可糧草沒有截斷,怕是遼人改了路線。”李繼勛放下戰報,朝諸人說道。
幾人同時看向輿圖,目光自渝關朝西,又轉而看向幽州,很快確定了他們的路線。
“若是這樣,古北口和德勝口便要趕快拿下了,”趙德昭說道:“若在他們糧草抵達之前,咱們還沒拿下這兩處,幽州能堅守的時間便會更久,對我軍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