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他召太子趙惟正至寢宮,趙惟正已過而立,沉穩干練,多年監國,早已具備了君臨天下的能力。
然而,當他聽到父皇欲行禪讓之意時,頓時驚得跪伏于地,汗透重衣。
“父皇春秋鼎盛,四海仰賴,兒臣德薄才淺,萬萬不敢受此重托,懇請父皇收回成命!”
趙德昭看著惶恐的兒子,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決絕。
他扶起趙惟正,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安安,這江山,爹和你祖父,已是替你打好了底子,擦亮了招牌,剩下的路,該你自己走了,爹累了,想去看看這大好的江山,究竟是個什么模樣,難道你連這點心愿,都不愿成全爹嗎?”
“兒臣不敢!只是...”
“沒有只是。”趙德昭打斷他,從袖中取出一卷明黃詔書,直接放在趙惟正手上上,“詔書在此,明日,你便是這大宋的新君了!”
說罷,他不等趙惟正再言,轉身走出內殿,背影灑脫,竟無一絲留戀。
趙惟正捧著手中詔書,直覺滾燙異常,但他了解自己父親,一旦下了決心,是怎么都不會收回的。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趙惟正也不矯情,挺直了脊背,朝著遠去的趙德昭深深一揖。
次日清晨,當文武百官齊聚紫宸殿,準備常朝時,卻只見御座空空,唯有宰相呂蒙正手持一份詔書,面色凝重地宣布了皇帝禪位、太子即位的驚天消息。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然后,詔書字跡清晰,玉璽鮮紅,更有政事堂諸位大臣一致確認,無人敢質疑。
而此時,趙德昭早已換上一身尋常富家翁的錦袍,帶著同樣便裝的王七娘和楊延瑛,乘坐一輛毫不起眼的馬車,在數名武藝高強,忠心耿耿的舊部護衛下,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開封。
馬車駛出城門的那一刻,趙德昭回頭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城樓,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真正輕松的笑容。
王七娘依偎在他身邊,眼中雖然有對未知旅程的些許忐忑,但更多的是追隨夫君的堅定。
而楊延瑛則目光明亮,透著難以抑制的興奮,她終于擺脫了宮墻的束縛,仿佛又回到了縱馬疆場的年輕歲月。
“第一站,去巴蜀如何?”趙德昭笑著提議。
“全憑老爺做主!”王七娘溫婉應答。
楊延瑛則笑道:“聽說蜀道艱難,劍閣雄關,妾身早就想親眼見識一番了!”
馬車轆轆,駛向遠方,將身后的繁華與權柄,徹底拋卻。
而在開封城中,倉促即位的新君趙惟正,在最初的惶恐與壓力之后,看著案頭那封禪位詔書,以及殿外等待他裁決的萬里江山,終于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脊梁。
他知道,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屬于他的時代,正悄然開啟,他必須扛起這份責任,沿著父皇開辟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而他的父皇,那位充滿傳奇的皇帝,之后在民間留下了無數他微服私訪、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說,在茶樓酒肆間,被百姓們津津樂道,成為了盛世之下,另一段縹緲而動人的注腳!
(全文完)
ps:之后還有幾篇番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