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餐廳里的氣氛顯得很微妙。
陳思遠也好,林海和張曉亮也罷,三個人都表現出了極強的心理素質和心照不宣的默契。
明明手里握著刀,臉上卻洋溢著真誠的笑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忽視和遺忘,對十多個小時之前發生的事情只字不提,仿佛壓根就不存在似的。
于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陳思遠的爽快,把獅子大張口的林海嚇了一跳,他甚至后悔沒說三十個億了。事實上,此時此刻,就算他真的喊出三十個億,陳思遠也是有可能答應的。
二十億的生意,眼皮都不眨一下,直接就拍板了,陳思遠的錢,莫非是大風刮來的嘛?
恭喜你,學會搶答了。
陳思遠先生的錢,雖然不是大風刮來的,但和大風刮來的也差不多,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是很多地產企業迅速崛起的通用模式,只要你膽子夠大,靠山夠硬,成為榜上有名的富豪指日可待。用當年以及后來都非常流行的一句話說,玩得就是貸款!
在地產商的眼里,貸款并不是簡單的從銀行借錢,而是一個復雜的金融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每一方都知道暗藏著巨大的隱患,但在各自的利益驅動下,大家仍舊玩的不亦樂乎。
政府需要地產來拉動經濟,官員需要gdp增長的數據作為政績,銀行需要巨額貸款的利息來提高經濟效益,而企業獲得了錢,可以繼續擴大經營規模,至于這個雷到底什么時候響,大家都不怎么在意,因為最后的買單者,肯定是老百姓。
銀行的錢,不是自己印的,是老百姓存的,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當然,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有太多的人獲得了數不清的好處,賺到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這也是該游戲越玩越大的原因之一,只不過,這個原因上不了臺面罷了。
在當下的地產界,對這種玩貸款的模式,有一個非常專業的術語,叫做企業高負債經營。
負債,對普通人來說,是壓在肩頭的千鈞重擔,隨時有被徹底壓垮的風險,只能拼命干活賺錢還債。然而,對地產商來說,負債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可以把所負債務打包出售變現,或者以負債為抵押,從銀行貸出更多的錢。
這就是很多地產企業花錢如流水的原因。
盡管玩的都是貸款,不是自己辛苦賺來的,但陳思遠也不至于囂張到拿二十億打水漂,之所以如此爽快的答應下來,其實是另有考慮的。
一方面,曙光新區的發展勢頭很猛,現在投入些錢,將來肯定有回報,而且,他以東遼城市發展銀行作為擔保,從海外融資了幾十億美元,拿出二十億人民幣來投資曙光新區,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
另一方面,大公子在得知泰國事件之后,非常惱火,讓他盡快將林海打發回東遼,陳思遠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他本來就不想趟這渾水,之所以答應大公子,無非是想借刀殺人而已,現在,計劃已經落空了,自然就更不愿意往里攪和了。
想讓林海盡早回去,那就只有爽快的答應一切,所以,連討價還價的環節都省略掉了。
于是,二十個億人民幣的投資入股,就這么以幾個疑問句的方式,莫名其妙的談妥了,在不了解內情的人看來,簡直就如同兒戲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