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的權力游戲,往往并不是以你死我活為最終目的。原因很簡單,大家固然有利益沖突,但說到底還是同事關系,低頭不見抬頭見,互相之間還是要留點情面的,沒必要把對手逼上絕路。
官場的現狀,就如同一群人在同在一個鍋里盛飯吃,你可以先上桌,也可以第一個動筷,好飯好菜隨便挑,可著自己的心情來。別人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等你吃飽喝足,才能分享殘羹剩菜,至于那些檔次再差點的,就只能撿個盤底兒了或者掉在地上的飯米粒了。
這就是官場的規則,很殘酷,但也很實際,比的就是誰更強大。
強大的一方理所應當的可以占有更多的資源,而弱小者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得以生存。畢竟,國家那么大,資源還是很多的。
這么多年以來,所有人都認同了這個規則,并通過勢力范圍的劃分,形成了平衡有序的局面,既能保證強者吃得飽吃得好,也可以讓弱者有的吃,不至于餓死,總之一句話,大家和平相處,其樂融融。
但是,如果有一天,強者自己吃得溝滿壕平,站起身,抬手把弱者的飯碗給砸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你砸了我的飯碗,對不起,我只能跟你拼命了。
事實上,當年吳慎之在與顧銘州的較量中一舉勝出,也沒有選擇趕盡殺絕,而是網開一面。放了顧銘州一馬。
顧銘州雖然被趕下了飯桌,但畢竟飯碗還在,大不了換個桌子,就算沒有了鮑魚龍蝦,但至少雞鴨魚肉還是管飽的。
所以,陸子鳴也好,姚廣旬也罷,不論與吳慎之的恩怨有多深,也都是秉承這個原則的,哪怕現在斗得再厲害,若干年后再見面,還是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而顧煥州則不然。
他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趕盡殺絕而去的。所以,他必須要打破這種平衡,然后重新建立一個新秩序。
于是,孫敏之死,和孫敏留下的那臺電腦,就成了關鍵的關鍵。
以他目前所取得的優勢,已經足以把吳慎之拉下馬了,但也僅僅是拉下馬而已,如果高層有人站出來說句話,那吳慎之很可能與顧銘州的結局差不多,就是黯然退出政界,然后隱居起來,享受美好人生。
而這個站出來說話的人,大概率就是陸子鳴。
說起來,陸吳之爭已經有十多年了,雙方廝殺不斷,互有勝負,但始終誰也奈何不了誰,于是,近些年已經漸漸趨于平衡,雙方基本認可的彼此的勢力范圍,可以說是相安無事。
還有兩年,陸就要退居二線了,影響力勢必要有所降低,在這個節骨眼上,借著顧煥州的力量狠狠打擊吳慎之,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了。
如果吳慎之在這場角逐中落敗,他不僅可以趁機鞏固自己的勢力,還能順便接收原來吳的地盤,可謂一舉兩得。沒有了吳慎之的干擾,他在退下來之前,可以盡量把門生故吏安排到更多重要崗位,如此一來,權力就得以延續。哪怕是退居二線,也照樣有話語權。
從這個角度上考慮,他當然希望這場角逐是在有限的范圍內,可控進行的。雙方點到為止,見好就收,不要殃及太多的人,更不要引發一場官場大地震。
作為一個老政客,他深知政治風暴摧枯拉朽,席卷一切的巨大威力,果真如此,不光吳慎之的門徒會遭到徹底清算,他的手下也難免受到牽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