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或許能頂一陣。治本......唉。”
李世民重重嘆了口氣,那聲嘆息里充滿了深深的無力感。
聽到李世民這般發自肺腑的話,楚天青也是兀自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么個理兒。
李世民肯定做夢都想把門閥世家給連根刨了,但這事兒。
他不現實啊。
強行收回土地?
那等于是在逼著全天下的世家門閥、地方豪強立刻聯手造反!
他們盤踞地方幾百年,樹大根深,掌握著錢糧、人口,甚至私兵!
牽一發而動全身,李世民要是真敢動這刀子,那就是逼著他們掀桌子造反!
到時候,天下大亂,烽煙再起,受苦的還是黎民百姓......
念及此處,楚天青也是嘆了口氣道。
“老李,你這病癥倒是捉摸的透徹,但病因.....你沒想明白。”
“病因?這還有什么其他的病因嗎?”李世民急忙追問。
楚天青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隨后解釋道。
“老李啊,想要靠硬手段,直接把這些世家連根拔起,消滅掉......這事兒,基本是條死路,走不通的。”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頭痛。你不想想頭痛是啥原因引起的,光想著給自已腦袋來一拳,把自已打暈了,頭暫時是不疼了,可這法子,純屬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弄不好啊,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虧得更慘!”
“你自已也說了,世家的底氣,說到底就是土地。”
“可你想想,為啥土地能成為他們的底氣?不就是因為有了土地,才能種出糧食,有了糧食,人才能活下去嗎?‘民以食為天’,這道理自古便是。”
“而問題恰恰也就出在這里!”
楚天青話鋒一轉,點出了核心:“最根本的‘病因’,是咱們大唐現在‘生養萬物’的本事不夠,也就是生產力不足!”
“生產力不足?”
李世民對這個詞感到陌生。
“對!”
楚天青用力點頭:“說白了,就是咱們種地的本事還不夠強!畝產太低!一個壯勞力累死累活,用著老舊的農具,種著那一畝三分地,打出來的糧食,也就勉強夠一家人糊口,遇上災年就得餓肚子。哪還能多出多少糧食來?”
“就算你豁出去,強行把他們的地分給老百姓。”
“可老百姓還是用老法子種地,一畝地還是只能打那點糧食。風調雨順還好,一旦遇上旱災水澇,一家人就得挨餓。為了活命,他們最后不還是得把地賤賣或者抵押給那些有存糧、能抗災的大戶人家?”
“這地兜兜轉轉,不又回到那些大戶手里了嗎?這不就是‘土地兼并’的死循環嗎?”
聽到楚天青的這般分析,李世民陷入沉默。
他怎能不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不然的話他又怎么會抑制兼并,實行均田。
但王朝的統治基礎,一方面依賴于廣大小農提供的賦稅和兵源。
另一方面也依賴于這些大戶們在地方的管理和穩定作用。
他需要在這兩者間維持平衡。
楚天青說的這些內容他都懂,唯獨就是那個......
生產力。
他剛要開口細問,就在這時,侍衛道。
“陛下,大安宮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