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虧本,只要評分不是太離譜,我就心滿意足了。”徐浩道。
王野不喜歡徐浩這樣說話,這么消極,這么沒有信心嗎?
他發現徐浩自從拿了金牛獎以后,就變的小心翼翼,就怕自己拍的電影,對不起金牛獎這個頭銜,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
“你現在可是越來越謹慎,就這么愛惜自己的羽毛嗎?”王野不滿道:“不要太活在別人的眼中,只要自己活得舒服就行。”
“我都已經拿了奧斯卡金像獎,你看我不照樣寫劇本,沒事,偶爾的失利,不代表永遠的不行,何況這部電影最后怎么樣,還不一定了。”
影片在觀眾爆笑聲中結束,在字幕出現的一瞬間,全程起身鼓掌,這是感謝徐浩又給他們帶來一部好看的電影。
從整場觀眾的笑聲來判斷,無疑這部影片是成功的,雖然最后票房如何,還不得而知。
莊波看完電影后,馬上回到家里。
猶豫了很久,最終寫下:
徐浩的時代來了。
繼《瘋狂的石頭》后,我覺得《瘋狂的賽車》更有質的飛躍。
如果說當年的《石頭》是一匹黑馬,那么今天的《賽車》則續寫了黑馬的傳奇,從現場觀眾的笑聲來判斷,足以說明這部影片是成功的,可想這部電影的口碑還是有的。
我覺得《賽車》能讓觀眾開懷大笑,不外乎一個重要的原因:和當年的《石頭》一樣——親民。
當年的《石頭》里的人物是工廠的保安、兩伙笨賊,今天的《賽車》也一樣,一個倒霉的車手、一伙搞不清狀況的烏龍幫、農村殺手二人組、奸商夫婦、兩個笨警察,還有一個看似很專業的泰國度販。
這六組人物可以說和《石頭》一樣的草根,一樣的親民。
徐浩的電影有他自己的個性,并且是純正的華夏制造。徐浩很平凡,他拍片沒什么野心,他的平常心讓他善于拍攝草根人物,他是可愛的,我們需要他這樣的導演,也需要賽車這樣的影片。
說完導演,我們再說說演員,黃波是一名十足的草根出身,在《石頭》中飾演的是一名吵著一口青島話的笨賊,笨的讓人心疼。
而在《賽車》中,他飾演的是一名倒霉催的車手,倒霉的也讓人心疼,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我看見黃波,就有種心疼他和好笑的感覺。
從《賽車》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黃波的演技進步了,而且進步的非常明顯,刻畫的人物更加細膩和成熟,不得不說是一名老天爺賞飯吃的演員。
而其他的演員,也都表現的非常出色,給這部影片增色了不少。
說了導演,又說了演員,我忍不住的想說說我們的著名編劇王野先生。
據悉這部影片王野除了投資,沒有參與任何一個環節,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幾句。
大家都知道,徐浩和黃波,還有現在很火,同樣是草根出身的王寶寶。
這三位可以說都是王野這個編劇挖掘和培養起來,有些時候不得不說,王野這個編劇的眼光很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