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軍還年輕,加上從小又是在國外讀書,王野相信,劉思軍遲早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這不叫利用,而是合作,說俗一點,是利益交換。
接著王野又去見了韓平,不過這次他倒是沒有主動的去介紹劉思軍,因為韓平和薛主任和黎主任不一樣。
韓平算是他的貴人,先期對于他來說挺照顧的,想當初不請自來參加他電影的首映,還有站出來為他說話等等。
這些他都記在心里,可以說他把韓平當成了自己的一個長輩對待,去看韓平的時候,每次都不會空手去,多多少少都會帶點東西,雖然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但多少也是個意不是。
“我說你小子,現在可是很少來看我了。”韓平見到王野來看自己,還挺詫異的。
王野有些不好意思,訕訕笑道:“我知道您平時工作忙,這不是怕打擾你工作。”
韓平笑著指了指王野,道:“你啊,就是一個滑頭,我有什么忙的,都快要退休了。”
“退休?”王野一愣,道:“您這么年輕,再工作個十年都不是問題。”
韓平道:“年輕什么啊,都快六十了,也該退了。”
說到該退的時候,王野明顯感覺到韓平的情緒變化,有種不舍的情緒,但王野知道,韓平并不是留戀皮股底下的位置。
而是那種退休以后,不知道去干嘛的恐慌,對突然停下來的恐慌。
韓平在這個行業奮斗了幾十年,毀譽參半,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可能說的最多的,還是他那制片人的身份,幾乎每部電影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對于這點,有很多人詬病他,說他利用職務之便。
王野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拋開韓平是他貴人的身份,客觀的評價一下,韓平對于華夏影視領域來說,有著非常高的重要性。
他擔任制片人,不會仗著自己的權利去影響電影的走向。
對于導演來說,最頭痛的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拍攝,而要受制片人的影響,被迫去改動作品,導致最終影響口碑。
而這個鍋一般都會落在導演和演員身上。
而韓平卻恰恰相反,他一直秉持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有種為其保駕護航的感覺,讓導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他不會干涉。
他一手推進的大片時代,一開始保守爭議,雖然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業大片,卻沒有贏得好口碑,這點讓他飽受質疑,
但不管怎么說,現在華夏電影一年一百多億的票房,他有不可抹去的功勞。
無論是贊是彈,他都是華夏電影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
這個身上有著一定的英雄崇拜情結,這個愛穿黑色中山裝和圓口布鞋的男人,自詡有著讓華夏電影崛起的情懷和決心,一路披荊斬棘、咬牙奮斗,最終開創了自己的“韓平時代”,個中滋味,非等閑人等能理解。
剩下的,也只能交由時間來解答。
“現在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特別是今年,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本來想著打報告退休,可是上面沒讓,讓我再工作一兩年。”韓平淡淡的說道:“我現在基本沒有管具體的工作,都是讓幾個副手去負責,等上面絕對人選以后,我也就是順利退休。”
韓平留王野吃飯,王野沒有拒絕,本來前者說要出去吃,但王野沒讓,最終是在食堂吃的,兩人聊著一些輕松的話題,笑聲不斷。
爽朗的笑聲,引起不少同樣來食堂吃飯的其他人側目。
有人一眼就認出王野,也有不少人在猜測并打聽這個和韓平吃飯的年輕人是誰。
韓平平時比較嚴肅,能這樣有說有笑的時候很少,不少人甚至露出羨慕的眼神,當然是羨慕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