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劉思軍聽了臉微微一紅,原來是自己的無知,接著就不再說話,免得再丟臉。
王野和馬冬兩人因為有共同愛好,聊得十分投機,從普洱聊到龍井,但更多的是馬冬在說,王野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
馬冬是國家電視臺的主持人,去年還擔任了國家電視臺春晚語言類的導演,他父親更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這樣一算下來,大家都是在一個圈子混的。
王野道:“馬老師,我這有一檔節目,想請您來做主持人。”
“我?”馬冬沒想到王野今天這突然到訪,竟然是請自己去擔任主持人的。
他最近是有離開國家電視臺的想法,不要看他今年已經40多歲,但骨子里就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想著改變一下自己,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覺得自己活的更有意義。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已經加盟了南河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不過效果不太好,覺得和以前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
對于王野邀請他去主持一檔綜藝節目,還別說,還真有點心動,只是現在還不知道是一檔什么樣的節目,所以沒有急著答應。
“王老師,你能說說這是一檔什么樣的節目嗎?”
“當然可以。”王野道:“我想制作一檔大型的說話類節目,以辯論的形式,每期給出一個觀點,讓雙方選手的觀點與思想發生激烈的碰撞,這是一場口才與實力的比拼,更是一場高情商高質量的較量。
然后讓現場觀眾實施投票,看他們更愿意聽誰說話。
我們宗旨就是尋找華人世界里最會說話的人……”
馬冬王野的介紹后頓時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他本身就是靠嘴皮子吃飯的人,所以聽王野大概這么一說,頓時來了興趣。
“辯論賽的方式,是不是太老套了,我覺得亮點太少,而且觀眾也不會太喜歡看。”
王野一聽,頓時對馬冬豎起大拇指,果然是個有想法的人。
“我給這個節目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奇葩說》。”
“奇葩說?”這名字夠詭異,有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馬冬道:“奇葩這個詞,本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珍貴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眾的事物。也比喻人或事行為獨特,與眾不同。”
“妙,這個名字實在是妙啊。”馬冬細品了一下之后,拍案而起,道:“我們做節目,不能總是墨守成規,也需要變革,如果單以辯論賽的形式是不行的,但如果把一場辯論賽做的與眾不同,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王老師,我答應了。”
接著兩人就著這個話題往下聊了很多,比如一些細節,一些節目的形式。
王野道:“馬老師,我還需要兩名口才厲害,又有生活沉淀和知識儲備的人來擔任兩邊的團長,不知道您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馬冬沉思了一會道:“符合這兩點的人可是不多,我認識的人當中,芒果電視臺的兩位當家主持人倒是可以。”
王野聽了頓時懊惱了一下,怎么會把這茬給忘了,何旦和汪漢不就是合適的人選嗎?
馬冬接著道:“如果我們的節目以‘奇葩’二字為核心的話,何旦倒是可以,但汪漢好像差了點,他這個人太正氣,可能有些時候會放不下身段。
不過我還有一個人選,是我的一個朋友,不過他不是主持人出身,但嘴皮子絕對沒有問題。”
聽完馬冬對何旦和汪漢的分析,王野覺得汪漢可能是差那么一點味道,何旦倒是可以,同時對于馬冬說的朋友,頓時也好奇起來。
“誰?”
“高小松,我想你應該知道。”
王野楞了一下,他這次出來想找兩個人,一個人就是馬冬,另外一個就是馬冬嘴里的朋友高小松。
“我聽說他經常居住在國外,現在在國內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