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姜凝瞥見陳源若有所思的表情,很是疑惑,歪了歪頭詢問他。
“沒,沒什么,”他回過神來,微笑道:“我在想別的事情。”
姜凝沒有再追問,只當陳源是被姜如雪的性格給嚇到了。
沒辦法,有個這樣的媽,她也很無奈。
姜凝的手中依舊捉著筆,沒有放下,她片刻后想到了什么一般輕啟唇沿。
“上次在辦公室里,我跟她吵架,沒有把你嚇到吧?”
“吵架?”
陳源略微回想了下,腦海中頓時出現那天在公司的董事長辦公室里,因為銀行卡凍結凝凝前來詢問,結果跟姜如雪吵起來的事情。
女人吵起架來確實恐怖。
針鋒相對。
尤其是兩人都毫不相讓。
“還好,我能理解你當時有多生氣,可能也憋了很久,就把心里一直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他從旁觀者的視角來看,攤上這樣的媽,誰都會發飆……而且兩姐妹的爸爸留下來的遺產也全部被揮霍干凈了。
不在于錢的問題。
他能感受到姜凝當時有多震驚、失望。
“當時我都要被氣瘋了,做錯了事情是小,可是她還執迷不悟,眼里只看得到自己,從來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過……也可能是被逼到一定境地了,就像一個賭徒,死死抓住最后一點翻盤的本錢,無論如何都不撒手,但其實翻盤與否,人生都已經徹底失敗了,因為贏的錢到最后還會輸回去。”
“對,就她那個經營公司的法子,已經不適用于這個時代了,破產清算只分早晚罷了,不過她一直都這么兇嗎?怪不得姜瑤害怕。”
“倒也沒有,”姜凝苦笑著搖了搖頭,“偶爾也會很溫柔,展現作為母親慈愛的一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我出國留學一段時間后,她說是出差路過,其實專門去看過我,看我過得怎么樣有沒有受苦,臨走的時候還替我租了新房子,交夠了幾年的房租。”
“這才像媽媽做的事。”陳源托著腮,仔細聽她說。
“對啊,如果她的每一面都是惡的展現,我不會替她承擔這次負債的后果,也長大了,跟瑤瑤一起住在外面,永遠不回來都可以……可偏偏就是這些偶爾的溫情,讓人沒辦法忽略血脈的聯接。”
她思考了幾秒,繼續講道:“對于瑤瑤來說,恨她只是因為小時候的體罰和嚴苛,讓她承受了太多的高壓,但其實對于瑤瑤的人生,她沒有太多指手畫腳,嫁人的事情也幾乎沒有催過。她比較寵瑤瑤,畢竟是家里最小的,基于這一點,兩人的關系沒有我跟媽媽關系那么緊張。”
“為什么?你們就差了幾分鐘,對待就有差別嗎?”陳源不解。
“這么說吧,在她的是非觀念里,其實是有一套完整的可以自洽的邏輯,因為觀念由認知來決定,而認知是從潛意識里培養。一個人長期處在某個環境中,就會自然而然的被規訓,被改造,而她的思想里有很多鋼印……”
姜凝放下了筆,柔聲繼續道:“畸形的觀念絕不是一時形成的,換句話說,我姥姥是更壞的人,雖然我沒有見過她,但從媽媽偶爾的只言片語里,能拼湊出來一個形象……我媽媽有兩個姐妹,年齡相差不少,她是中間那個,她和姐姐都很恨家里只寵最小的妹妹,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后,偏偏她也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毫無疑問,我姥姥小時候對她更差,不懂禮貌的話,挨打都是小事。”
“我懂了,”陳源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所以她也是被規訓了。”
“嗯嗯,擱那個年代的明珠市,規矩更多,而且是一脈相承的精于算計,要自私,要注重利益而非情誼,不然傻乎乎的會過的很慘,所以媽媽十九歲就未婚先孕,然而別人都羨慕她嫁得好。”
確實有些道理。
可恨之人,往往也有可憐之處。
人的行為由潛意識和認知決定,而潛意識是長久反射的積累。
例如在餐桌上,小孩子如果沒有大人教,沒有耳濡目染,不會懂得要讓老人先動筷,才能跟著一起動筷。
小孩子基于食欲的前提下,自制力又差,本能就是會不顧三七二十一先填飽肚子。
但對于絕大多數的華夏人來說,老人先動筷已經是默認的規矩,無論去哪家看都是這樣。
這就是禮教深入人心的結果。
那若是長期被不好的認知而影響呢?那壞的東西也會成為一種正確,并且深深根植人的內心,完成邏輯的自洽。
也許在姜如雪的邏輯中,犯錯就該體罰,想掌控男人的心就該進行服從性測試,不然反倒會失去他。
所以當年她才會想盡辦法去鬧,甚至不讓兩姐妹的父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