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忙過國公爺與大奶奶的晚膳,酸酸咸咸的肉鲊也出鍋了。
大伙兒每人分了一碗,拌著米飯與醬菜吃。
肉鲊是酸咸涼菜,雖在暑熱天氣,吃著也特別開胃下飯。
梨月專心的邊吃邊學,將那不爽快的事兒,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道肉鲊雖看起來簡單容易,真要做的美味好吃,卻也有些繁瑣之處。
首先要選上好新鮮豬腿肉,用刀背拍得松松的,再切成黃豆大小的粒。
若是肯多花些銀錢,用羊腿肉來做,味道自然更加鮮香。
鳳瀾院大灶銀錢不多,貴價羊肉是不可能了,范婆子買了便宜的豬肉。
豬肉粒先下開水斷生汆熟,再用細布罩著擰去水氣。
花椒、草果、砂仁捻得極碎,加油煎炒出香氣后,下入擰干的豬肉粒。
來回翻炒至金黃色全熟,加上一大撮細鹽調味。
金燦燦肉粒出鍋之前,沿著鍋沿兒澆上一大碗香醋,這肉鲊就做成了。
熱著吃自然是可以,但放涼了吃更加清爽美味。
特別是味道鮮咸不膩,拌飯拌面吃都是好的。
這道菜梨月見大廚房里做過,也是炒了給丫鬟婆子下飯吃。
在主子們的膳桌上從未見過,無論是豬肉的還是羊肉的。
豬肉肉鲊不登大雅之堂,但對于市井百姓來說,已經是上等美食。
豬肉肥膩有腥氣又不易軟爛,想要做的好不容易,其實很要廚藝。
醬汁作料調的濃醇厚重,才能把肉香襯托出來。
范婆子的肉鲊看著簡單,但要做到這般美味,還是有個訣竅。
這訣竅不是別的,就在最后淋的那碗醋上。
若是純用老陳醋,出鍋就會沖鼻酸苦,肉味不免被遮蓋住。
若是純用南邊香醋,又壓不住豬肉那點子腥氣。
依著范婆子的說法,陳醋與香醋要三七開。
這樣的肉鲊酸味底子醇厚,還帶著鮮香清甜。
肉粒不軟不爛不生不柴,咬起來還挺勁道。
大伙兒吃著飯,無不交口稱贊。
范婆子也是得意洋洋,就沖著梨月笑道:“你范媽媽做大菜羊肉不成,論起爛燒豬肉,卻是有一手功夫哩!”
梨月聽了這話,與眾人都是哄堂大笑。
六月炎夏轉眼過去,七月初秋時節,早晚已涼爽不少。
鳳瀾院里頭,沈氏每日都與娘家傳信兒,探聽妹妹與五皇子婚事。
梨月在廚房聽著傳言,說是萬歲爺已經下了賜婚文書。
文書上特意寫明,沈氏第三女立為五皇子正妃,第四女為側妃。
旨意上還約定,待五皇子十六歲開府,兩女同日成婚。
皇子同娶姐妹二人,本朝從未有過先例,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沈四姐兒闖玄清觀的事兒早在京師傳開,貴府內宅便對沈家女頗有微詞。
沈氏在寧國府里還算好,受影響最大的卻是從不惹事的沈二姐兒。
沈二姐兒十七歲,已許配國子監祭酒魏家的獨子,新科探花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