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財家的接著話說,就不屑的嘲諷了兩句。
“五皇子怎么不懂事?女孩子生的相貌如何,他看一眼就知曉。自從訂婚之后,背著何昭儀不知曉,三天兩頭賞賜沈四姐兒。都是些女孩子的金簪翠鈿兒香粉胭脂,時新樣兒綢緞尺頭。虧得這孩子,可見長大是個色鬼無疑。”
“小兒女投緣有情分,若在小戶人家,自是沒話可說。可五皇子若是這樣,何昭儀還管束不了,那還爭得是什么?婚事上都敢胡攪蠻纏,誰敢把家國大事托付給這種混賬?迷戀這等水月鏡花,老太太真是富貴迷心了!”
說罷這話,寧夫人恭肅拜過菩薩,半閉雙目念誦經文。
半晌發覺孫財家的在旁沒走,不由側目詢問。
“你還有事?”
“今日后晌,何家來人給二小姐下定禮……”
寧二小姐與何家定親,三媒六聘之禮自是斷不可少。
本應尋個黃道吉日行納吉之禮,為趕早才定了今天。
納吉禮民間俗語稱作下定禮,兩戶人家互送禮物,正式約定婚姻的意思。
下了定禮便是正經親家,一雙小兒女也就成了正式的未婚夫妻。
約定俗成的規矩,女孩兒已是男方家的人了。
男方若是死了,女孩兒便是望門寡。在那苛刻人家,被逼自盡都是有的。
今日何家派人來下定,寧老太君特意關照,要在鶴壽堂正院接定禮。
這也是抬舉二孫女兒的意思,更是要給娘家臨江侯府長臉。
既然是鶴壽堂管事包辦接定,孫財家的忙亂什么?
寧夫人撂下佛珠:“何處不妥?”
“太太還記得今早發對牌,賬房批了五千兩銀子,說給二小姐辦嫁妝。”
此事寧夫人記得,家務開銷五千兩,那可不是小數目。
“這筆銀子本該交給外頭買辦,趕著出去置辦東西。可奴才打聽著,這五千兩銀子,都悄悄裝在食盒里,林大嬤嬤帶人抬去了鶴壽堂。”
辦嫁妝的銀子不交給買辦,搬去鶴壽堂里做什么?
一模一樣的銀錠子,難道還要看兩眼才放心?
“難不成林大嬤嬤起歹心,要吞二小姐嫁妝錢?”
這話是明知故問了,孫財家的是底下人,不能指著罵老太太貪錢。
寧夫人冷笑了兩聲,薄薄嘴唇抿的緊緊的。
“你看清楚了?”
“一色用的是描金漆龍鳳匣食盒,庫房新取出來送回禮用的。”
男方下了金玉綢緞的定禮,女方要送羹果酒肉送禮。
把銀子放在回禮食盒里,也虧她能想得出這主意!
真是貼娘家貼的,連顏面都不要了!
寧夫人冷笑片刻,淡淡吩咐下去。
令廚房大灶的秦嬤嬤,趕做出十六色茶果羹盤,送去鶴壽堂預備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