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嬤嬤聽見宋嬸子說閑話,頓時就立起眉毛。
“吃喝都是主子們的份例,用的著你在這兒說風涼閑話?大奶奶在鳳瀾院里頭自有小廚房,她吃葷吃素與咱們錦鑫堂有什么相干?國公爺身邊小廝早來傳過話,每日吃喝用度都歸在燕宜軒一起,同著西院覃家奶奶一起吃,不曾吃了你家里的。你若是心里頭氣不憤,或是給大奶奶鳴不平,你自去燕宜軒里頭,尋著國公爺問他去!”
宋嬸子見秦嬤嬤這樣甩話,心里還是有點虛的。
畢竟早先的時候,她倆的關系還算不錯。
宋嬸子這個人,論手藝不如秦嬤嬤,論嘴頭子也說不過。
若不是為了侄女福姐出頭,她還真不想撕破臉。
小廚房里四個小廚娘,蓮蓉、梨月、孫小玉,手藝都是很好的。
孫小玉的娘她暫時惹不起,只能先拿捏秦嬤嬤手下這兩個。
一連幾天宋嬸子都盯著這邊幾個灶,只想拿捏點錯處出來。
誰知她們一老兩小,每天琢磨燕宜軒的菜肴。
日日卯足了勁頭,三餐都出的精致奢侈,讓人看了都挪不開眼。
不但拿不到半點錯處,宋嬸子看著都覺得心虛的不成。
有她們這樣孫小玉也不甘示弱,醉仙樓的十八般武藝都亮出來了。
一個個都這樣拼命,倒把她這錦鑫堂廚房的掌事人,襯托得有些乏力了。
宋嬸子低頭看著備膳桌,上頭水晶盤碧玉盞,盛著已經做好的菜肴。
寒冬臘月里的,她能想到的菜肴,也不過是羊肉煲燉鍋子之類。
正牌太太奶奶吃飯,也不過是溫火膳,小娘那邊倒是瑤柱、鮮蝦、菜心都有,這可像什么樣子!
“大奶奶院里自有小廚房照應膳食,不是我能管的了的。我說的不過是府里的規矩禮儀罷。太太一月吃兩天素齋,飲食都沒這么鋪張。大奶奶那邊齋戒全院主子奴才都吃素,用度也都省簡了不少。太太奶奶們都減了膳,你倒給西院里覃小娘增了這么些東西。將來若對起賬來,我看你有什么可說的!”
秦嬤嬤聽她胡攪蠻纏,還說要對賬,不禁冷笑了兩聲。
“太太院里的用度,向來是你管著的,吃什么用什么你自己最清楚,何曾要減膳了?大奶奶是個正房娘子,一心向佛帶著全院下人吃齋吃素,誰能管的了她?你我是伺候人的奴才,主子的事兒沒我們多嘴的。你這話說的倒是好,你既然要對賬,咱們都打開天窗說亮話,把賬目拿出來對唄!”
對賬的話是宋嬸子是嚇唬人的,她可不會真的對賬。
臘月快過年了,趕在這時對廚房的賬,豈不是自尋不痛快。
“你這可是與我尋不自在?你無故要對什么賬!”
宋嬸子惱羞成怒。
“大伙兒都長著耳朵,是你說要對我的賬,我讓你對你又急了?”
秦嬤嬤拎著菜刀剁著案板,鼻子里喘出兩聲冷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了半天,眼瞧著宋嬸子的臉就氣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