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寧國公去世,寧元竣出京戍邊,寧國府守孝三年整。
今年是除孝后的第一個新年,又是小公爺襲爵,本應大大熱鬧一番。
梨月歡欣鼓舞期待好久,卻沒想到會這般冷落。
天還沒黑的時候,鶴壽堂的團圓宴就散了,主子們各回各房。
過年的氣氛,比以往可是差的遠了。
梨月剛入府那年,老國公還在世,寧國府除夕守歲是何等的熱鬧。
滿府上下的人,無論主子奴才,都打扮的花團錦簇。
在祠堂祭祀過祖宗,大家排班在鶴壽堂院里,給老國公與老太君行禮。
丫鬟婆子小廝仆人,從內堂直排到二門上,一起一起的磕頭拜年。
拜完年就是領過賞封紅包,在鶴壽堂正房里擺團圓家宴。
宴席上闔家圍坐笑語歡聲,流水價的擺上飯菜湯品與美酒。
一整夜喧囂鼎沸,爆竹聲絡繹不絕。
滿堂水晶珠簾燦爛,芙蓉錦繡繁華。
到了晚間團圓宴撤下,寧家三房人口都聚齊在正房守歲。
寧夫人指揮著丫鬟婆子,在各處佛堂焚香迎神,在花園里供奉天地。
紙馬香供糊的栩栩如生,火焚香塔一人多高,如同篝火似得。
兒孫們簇擁著寧老太君老夫妻,都站在廊下看送神迎神。
那時寧元竣才十幾歲,還尚未及冠束發,穿著大紅麒麟袍。
他擠過眾人走下臺階,吆喝著小廝們放鞭炮除歲。
先是放的“霸王鞭”,噼噼啪啪震耳欲聾,眾人都捂著耳朵。
隨后滿院放“地老鼠”,打著旋兒如同小陀螺,煙花四濺格外好看。
那時梨月才剛六歲,與彩雯姐拉著手,躲在柳家的身后。
跟著許多婆子媳婦丫鬟,都擠在院門口看放炮仗。
她又怕鞭炮聲震耳朵,又忍不住探著頭要看。
手里緊緊抓著糖果,心里只覺得歡喜。
在往年的時候,就連二門外粗使的仆人,都會賞賜酒席吃。
席面上不僅有燒鵝炸魚燉肉,還有南來的甜酒兒。
梨月是第一次吃這么好的東西,往后幾年都忘不了。
她一年到頭就盼著除夕這天,能熱熱鬧鬧的吃這頓好菜好肉。
可是偏偏今年,府里出了好些事情,太太也不管家事了。
成房的家生子奴才們,每家發了五百錢,做過年的賞賜花費。
聽說覃樂瑤本想照舊例,還是賞賜底下人吃酒席,大家熱鬧熱鬧。
只可惜大廚房裁撤了,府里連大鍋飯都做不好,還哪能做這大席面呢?
因此就把這事蠲免了,改成發錢補貼完事。
而且別說是奴才們了,就連主子們都沒團聚守歲。
祭祀祖宗過后,國公爺同著兩位叔叔,去皇宮御門領了賜酒。
待他們回府后,見寧老太君沒興致,就吩咐各房自己守歲了。
寧二爺回到二房院,直接去了錢姨娘房里,帶著庶出兒女吃酒熱鬧。
撂下二太太二公子母子,空守著年夜飯桌,等到飯菜冰冷不見人。
三房院里寧三爺夫妻帶著寧四小姐,一家三口也不甚熱鬧。
寧三爺吃過幾口酒,就如往年一般,開始唉聲嘆氣。
滿嘴里抱怨煩悶,說另外兩房都有子嗣,只自己膝下荒涼。
這話他已說了好幾年,每到除夕祭祀后,就尤其說的起勁兒。
三太太心里憋氣不痛快,礙著過年不能發作,臉上還是紅一陣白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