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火樹銀花中,遠處那片橙紅火光,伴著濃烈的黑煙。
京師里但凡是這樣的大節,五城兵馬司都會派兵丁巡夜。
就是怕城里人煙稠密,四處燈火蠟燭繁盛,無故鬧出事端來。
不但巡街的兵丁增多幾倍,御街和城門上還要增設望火樓。
有那搗鬼光棍調戲婦女或是偷竊行人,都要嚴厲處罰。
當然城里最怕的還是燈燭飛煙走水冒火,釀成火燒連營的大事。
果然火光沖天才片刻,四處就開始敲鑼打鼓。
遙遙的聽見人聲鼎沸,周邊的街坊四鄰軍民人等,都提著水桶去救火。
“失火的是什么地方啊?”
梨月她們不知深淺,還簇擁著向街口跑,要一探究竟看看熱鬧。
寧府大門口的街巷,都被帷幔遮住,不讓行人來往。
二順已經跑出去打聽,很快又趕回來,邊跑邊叫嚷,往大門里報信兒。
“著火的是西坊!有人打架鬧事,都打出人命來了!連坊子里的大燈架子都推倒了,火苗子起了兩丈高!”
“西坊是什么地方呀?”身邊有小丫鬟張口就問。
“嗐!都走水了還問!那不是好地方!小猢猻兒不許說了!”
寧府門口的仆人都出來,揮著手把梨月她們都扯回門里去。
“外頭亂,還不快點回來!要關府門了!”
元宵燈節的時候,大門角門當班的仆人比往常都多。
三把兩把推搡著,趕鴨子似得把丫鬟小廝都攆回去。
光是走水失火還有限,鬧出人命來可是大事,自是不能放人在門口玩耍。
等人都進去了,寧國府的朱漆大門,就吱吱呀呀的關上了。
“西坊子到底是什么地方啊?”小丫鬟們還亂問。
“去!還敢問!叫嬤嬤打你!”幾個老仆瞪著眼嚇唬。
西坊子不是好地方,那邊住的都是娼籍樂戶,吃得是行院茶飯。
別的小丫鬟不清楚,但梨月心里知道。
年初還在鳳瀾院的時候,芷蘭和香草姐妹倆,就被沈夫人賣去那邊了。
趙嬤嬤與老婆子們私下嘆氣時露出過幾句,梨月聽見記住了。
京師內過燈節,那邊的彩燈掛的最多,人氣也最旺盛。
世家子弟們時常眠花宿柳,在那邊爭風打架的事情也最多。
大伙兒回到府里頭,還只顧仰頭往外看。
喧雜的叫嚷聲和敲鼓鳴鑼的聲音,很快就沒有了,大概是官兵到了。
通紅的火光半天才滅下去,雖然離著很遠,但仍能聞見煙氣。
好好的元宵節就這么過完了,小丫鬟們心里很不爽快。
各自提著燈籠回房回院,個個噘著嘴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