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姜源才十四歲。尚未成丁,卻接替長兄,支撐起了姜家,照顧寡嫂,撫養侄子侄女。”
“對了,姜淵的遺孀,并不是他的原配,原配娘子死在了流放路上。”
“姜淵抵達涼州后,續娶了當地的胡女,還與她育有一女。”
樓彧緩緩介紹著姜家的情況。
曾經名滿京城的天水姜氏,如今只剩下了十幾口人。
按照與王姮的親戚關系,可羅列如下:
小舅姜源,年二十九歲,娶妻康氏,育有兩子兩女。
大表兄姜復禮,大舅姜淵的嫡長子,年二十六,娶妻李氏,育有一子三女。
二表兄姜復安,是已故二舅的兒子。
五表兄姜復義、六表兄姜復廉,則都是姜源與康氏所出。
還有三四個表妹,咳咳,幾位表姐早已嫁人,不好跟著娘家一起進京。
王姮沒說話,端著茶盞,靜靜的聆聽。
樓彧的諸多介紹中,重點提到了便宜大舅的遺孀,還有那個遺孀所出的女兒,王姮禁不住眉心一跳。
“怎么,這位表——”
王姮的聲音一頓,她在心底默默捋了捋時間線,并回想了一下樓彧介紹的姜家情況,然后說道:“這位表妹,可是有什么獨特之處?”
王姮知道,樓彧的暗衛,不敢說無孔不入,卻也有著極其高超的打探消息的手段。
姜家與王姮關系極深,姜家諸人的情況,樓彧也就會格外關注。
興許,在得知姜家人的存在后,樓彧就派出了暗衛。
近兩個月的時間,哪怕隔著千里,樓彧也能將姜家眾人,以及所有的前塵往事都調查清楚!
“她是姜淵的遺腹女,今年還不滿十五歲。”
“在姐妹中,她行四,名曰姜四娘。”
樓彧緩緩說著,素來鎮定從容的他,提及姜四娘的時候,竟也有些遲疑。
王姮愈發好奇了,“阿兄,她到底有何不妥?”
忽的,王姮腦中靈光一閃,脫口問了句:“莫非她的容貌有異?”
“是了,剛才阿兄提到過,她的生母是當地的胡女。姓安?”
“還有小舅母康氏,以及二表嫂史氏,她們都出自昭武九姓?”
都是西北各處邊城,從外邦遷徙至天朝的胡族。
他們雖是異族,卻經過幾代、十幾代人的努力,融入了天朝。
但,他們因為出身、容貌等等原因,還是會被許多天朝人進行了區別對待。
姜家若非落罪,被流放至涼州,家中男丁娶不到良家女,他們也不可能與昭武九姓聯姻。
興許啊,姜家能夠在涼州支撐近二十年,靠的就是姻親的幫扶。
昭武九姓的胡人,在正統的天朝人看來,是異族,是蠻夷。
他們很難入仕。
加上祖上的基因與習慣,他們更擅長經商。
胡商胡商,地位卑微,卻家財萬貫。
姜家還有“姜”這個姓氏,即便是流人的身份,也足夠吸引那些空有金銀的昭武九姓了!
王姮作為純粹的世家貴女,對于異族的蠻夷,倒不會排斥、鄙夷,卻也不會太過親近。
當然,若是自家親戚,長得美,性子還合得來,王姮還是愿意結交一二。
就像曾經的鄭櫻鄭桃,她們的容貌,就極具異族特色,卻很美,很溫馴,王姮就愿意照拂。
如今換成姜家人,王姮依然是如此標準。
“難道這位姜四娘,生得如胡姬般異發異瞳?”
“西市有個酒肆,他們的當家胡姬便是金發碧眼。阿棉還說什么洋娃娃,我也覺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