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少男少女,郎有情妾有意,又有利益的結合,他們的婚事水到渠成。
兩人成婚已經半年有余,小夫妻人前人后,恩愛甜蜜,簡直羨煞旁人。
鄭十三抵達國公府,坐在馬車上,還沒有下車的時候,透過車窗,正好看到鄭十三與夫君你儂我儂的模樣,禁不住有些感慨:“十六娘是個通透的人。”
沒有攀高枝,而是選了個門當戶對的人家。
兩人身份相當,年齡相近,還有同在一所書院求學的經歷。
雖然一個是男校,一個是女校,但他們有著相同的老師,身處在相同的學習環境之中。
在思想上,他們是能夠同頻的。
太多的“相同”,讓他們結為夫妻后,會有許多共同語言,也能夠做到心意相通,攜手同行。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陳氏子剛入仕途,品階不高,也就無法給妻子掙來誥封。
鄭十六現在只是鄭娘子,沒有誥命,去到公共的宴集上,可能會被人輕慢。
不像鄭十三,不管與楊壽的夫妻感情如何,也不管瑞王府有著怎樣的一地雞毛,她走出家門,就是尊貴的王府世子妃。
“……這又如何?楊壽的前程也就止步于繼承王爵,陳郎君卻可能成為朝堂新秀!”
陳氏子走的是科舉正途,還有樓彧暗中培養。
樓彧位居高位,陳氏子便也能進入權力中心。
幾年,十幾年后,鄭十三、鄭十六這對姐妹的身份、處境,可能就會發生改變。
鄭十三倒不是看衰自己,而是太清楚自家夫君的能力。
不過,她依然不后悔。
“我不是十六娘,我做不到陪著一個男人從微末走向成功。”
“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我等不起,更不愿意等。”
鄭十三確實羨慕十六娘與夫君的夫妻恩愛,但,她依然堅守自己的選擇。
……
王姮生辰過后,就是樓彧的冠禮。
受邀的賓客,相繼抵達。
其中,最尊貴、最有分量的貴客太子,也高調出席。
他今日不只是客,更是為樓彧加冠的“大賓”。
除了太子做大賓,樓彧今日加冠所用的三頂發冠,亦是來歷不俗:
初加的緇布冠,乃名士沈度為他準備的。
次加的皮弁,是太子賞賜。
三加的爵弁,則是圣人御賜。
可以說,樓彧的加冠禮,雖然沒有父母親長出席,卻絲毫不顯寒酸。
太子的親臨,太子與圣人賞賜的發冠,也都證明了至尊父子對樓彧的寵愛與信任。
“誰說樓含章失寵了?”
“對啊對啊,那個被‘貶謫’的官員,還能在任期回京,只是為了加冠禮?”
“嘖!太子親自加冠,還有御賜的爵弁,樓含章不愧是同輩少年中最得圣寵的人。”
“不止呢!你們莫不是忘了,‘含章’這個字,就是幾年前殿下為他取的。”
“……嘶!樓氏子,竟有如此盛寵!”
不同于王姮生日宴的低調,今日樓彧的加冠禮,辦得十分盛大。
不只是親近的人家,還有京中諸多權貴,朝中諸多官員,以及樓、王兩家的姻親故舊等,全都悉數到場。
就連跟樓彧的“宿敵”周既明,也接到了請柬,混在了人群中。
他捏緊拳頭,看著高臺上太子親昵的為樓彧整理發冠,并殷殷的勸勉,眼底閃過一抹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