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情誼,早已超脫了尋常的夫妻關系。
他們是至親,是伙伴。他們的血肉早已融合在一起,失去了對方,不亞于拆骨剝皮。
誰都不敢猜測,失去了皇后,圣人會有怎樣的反應。
這般要緊時刻,還是安分些,切莫招惹了圣人、以及整個皇家的不滿。
眾人沉默著,哀戚著,緩緩的進了宮。
兩儀殿已經布置好了靈堂。
圣人、太子親自為李皇后裝殮。
姜貴妃等妃嬪,小盧氏等東宮姬妾,全都按照位份,跪在堂前。
靈堂上,一片素白。
眾人也早已按照身份,換好了相應的喪服。
太子、小大郎是喪服最重的粗麻衣。
就在李皇后咽氣的那一刻,圣人當眾冊封小大郎楊承為皇太孫。
是以,小大郎可以名正言順的跟在太子身側,為李皇后哭靈、服喪。
……
王姮進來的時候,靈堂內已經哭聲一片。
不管是真哭,還是干嚎,哀戚的氣氛十分濃郁。
“娘娘!”
王姮的眼淚滾了下來,她恭敬的在靈前下跪。
她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捶胸頓足,她是真的哀傷。
她與皇后沒有血緣關系,但這些年的相處,皇后待她,卻如長輩一般。
她們之間,固然有利益的交換,可也都付出了真心。
李皇后本人亦是個高貴的、仁慈的,近乎完人的存在。
王姮本能的敬重她、愛戴她。
流著淚,行了禮,王姮按照規矩,來到指定的位置跪下。
鄭十三跪在她近側。
王棉的位置稍后些。
沒辦法,雖然蕭無疾更有權勢,但身份只是臣子。
鄭十三卻是名正言順的楊氏親眷,她與婆母的位次都比較靠前。
姜思的位置更靠后,幾乎快到門口了。
鄭十六則連進宮的資格都沒有。
同為王姮的伴讀,因著丈夫身份的不同,在公開場合,位次自是不同。
王姮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些。
她一邊按照規矩,或是跪、或是哭,一邊不著痕跡的觀察四周。
在前方的妃嬪中,王姮找到了熟悉的身影。
阿母也在哭,整個人都籠罩在一股哀傷之中。
王姮知道,阿母是真心為李皇后難過。
只是,阿母的真心,落在有心之人眼中,就是作秀。
世人只知道姜貴妃是受寵多年的后宮第一人,便下意識的認定她與李皇后不合。
事實上呢,這對妻妾,最是和睦。
就是圣人,偶爾都會“吃醋”:于姜貴妃而言,皇后這個主母比圣人這個主君更讓她尊敬、依賴!
世人卻不知道這些,或許還會趁著皇后之死而興風作浪。
皇后死了,本就是第一寵妃的姜貴妃,會不會被冊立為皇后?
她可是還有九皇子這么一個皇帝愛子呢。
母憑子貴,子憑母貴,姜貴妃若是做了皇后,她的兒子就是嫡子,就有競爭大位的資格。
這可是皇位的,姜貴妃、九皇子會不心動?
而隨后的事實證明,王姮不是杞人憂天。
李皇后的喪事還沒有辦完,宮里、坊間便悄然有了流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