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貴妃最是聰慧,且受寵多年,豈會輕易觸怒天子?”
就算她言語無狀,圣人也會包容。
十幾年的寵愛,可不是假的。
鄭賢妃倒不是比崔德妃更聰明,而是她更能認清現實。
現實就是,從姜氏被送到楊翀身邊的那天起,這個女人就成了楊翀的偏愛。
或許不是唯一,卻是被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兒。
鄭賢妃與姜貴妃明爭暗斗了小半輩子,已經開始認命——
我,比不過姜貴妃!
再者,也沒有必要比。
姜貴妃確實受寵,也確實有兒子,可她的兒子太小了,母族又衰敗。
就算九皇子要參與奪嫡,也沒有太多的資本。
鄭賢妃、崔德妃等出身世家、育有皇子的女人就不同了,她們背后都有偌大的家族,以及眾多姻親。
與根基不深、家族不盛的姜貴妃相比,崔德妃、王淑妃等反倒更值得鄭賢妃忌憚。
若真要出手,鄭賢妃最先對付的也是崔、王等人。
許是沒有將姜貴妃當成死敵,鄭賢妃反倒更能客觀的評價姜貴妃。
她,不會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也不會輕易失寵。
“再看看吧!太極宮沒了娘子,會有怎樣的狂風驟雨,誰都說不準。”
“我暫不參與,只管安穩的守在宮里。”
“為圣人,為先皇后抄經、祈福,比什么都強!”
還有王淑妃,也在暗中觀察,等著風雨的降臨。
很快,“風雨”來了。
甘露殿果然出了圣旨。
只是,受罰的人并不是姜貴妃,而是、而是“無辜”的崔德妃。
對先皇后不敬?
御前失儀?
這、這都是什么罪名?
不說崔德妃本人會喊冤,就是鄭、王等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唯二知道真相的姜貴妃,默默的將女兒命宮中內線送來的紙條,點燃,丟進了香爐里。
“崔氏借刀殺人,利用鄭才人的娘家兄弟散播謠言,終究還是自食惡果啊!”
姜貴妃早已知道了流言的真相,也早就想好好的“回敬”崔德妃。
她在圣人面前的“請求”,可不只是為了洗清自己、順利通過圣人的試探,亦是在給崔德妃挖坑。
都是伺候主母多年的侍妾,姜貴妃能夠為了守護主母的名分而不惜觸怒天子,崔德妃卻暗搓搓的行鬼魅之事,有能力查到真相的圣人,會如何想?
現在可是圣人最悲慟、最懷念的時候,誰敢對皇后不敬,誰就是在找死!
果然,崔德妃的報應來了,從四妃之一的德妃,被降到了九嬪之末的充媛。
這,大概還是看在皇子公主的面子上,否則,崔德妃可能會被一擼到底,甚至被打入冷宮!
“饒是如此,于崔德妃,哦不,是崔充媛來說,已是極大的懲罰!”
姜貴妃很是滿意。
當然,她真正高興的,不是崔德妃得了報應,而是自己終于順利過關了!
……
后宮風起云涌,京城也不安穩。
這日,便有人求到了王姮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