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中可還好?兒女可還聽話?”
王姮沒有自己詢問,而是先寒暄了兩句。
“托九娘的福,奴一切都好!”
李娘子恭敬的回稟著,“幾個孩子雖頑皮,卻也開始學規矩。尤其是奴最小的女兒,今年五歲,已經跟在奴身邊,學認字、學做活……”
李娘子雖然是有事來求主子,但,她更看重的還是女兒、以及全家的前程。
所以,她三句話不離女兒,極力的想要把女兒送來府里當差。
李娘子這般淺顯的心思,聰明如王姮,自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她沒有接話茬兒。
阿南是她唯一的孩子,阿南身邊的人,自是要千挑萬選。
李娘子是她的貼身丫鬟出身,她的婆家,往上數好幾代都是王家仆役。
細算起來,李娘子的女兒知根知底,絕對可靠。
但,王姮要的,不只是可靠,還要可心意。
左右阿南還小,不必急著為她挑選年齡相近的小丫鬟。
當然,王姮也不是完全不考慮李娘子的女兒,唔,就先列入備選吧。
接下來,王姮會派人去莊子上,仔細調查、認真觀察,確定那丫頭“可用”,再考慮下一步!
“阿李,我看你臉色不太好,可是有什么為難之事?”
王姮不接李娘子有關女兒的話題,卻也不會真的不管李娘子。
她親切的喚著李娘子“阿李”,柔聲詢問著。
見王姮這般,李娘子頓時露出感動的模樣。
她再次躬身、叉手,“九娘慧眼如炬,奴、奴確實有事求九娘!”
開了話頭,要步入正題了,李娘子卻又有些不好意思。
她深吸一口氣,一副豁出去的模樣,低聲道:“是我家小姑——”
王姮微微蹙眉。
她確實記性好,雖比不得樓彧的過目不忘,但對于自己關注的人,都不會疏忽。但,她名下的奴婢太多了。
沒有上萬,也有四五千人。
除了部曲私兵,除了府中、田莊等正經當差的人,還有數量龐大的家眷。
王姮名下的奴婢,很多人只是登記在冊,根本不會出現在王姮面前。
李娘子的小姑子?
王姮還真沒什么印象。
王姮看著李娘子,靜靜的,無聲的鼓勵她說下去。
李娘子見王姮這般,慌亂的心,得到安撫。
她用力掐了掐掌心,繼續說道:“我家小姑,今年剛及笄。”
“奴的公婆,打算給她挑選夫婿。兩位長輩都是疼愛女兒的,沒有把她送進府里當差,而是像個小女郎般,嬌養在家里。”
“前兩年,還把她送去德音堂讀書——”
說到這里,李娘子頓了頓,“在書院,正經的書,小姑沒有學會,卻、卻迷上了坊間的話本子。”
而那些雜書,對于心智不夠成熟的人來說,很容易成為精神鴉片。
李娘子的小姑子,就是看雜書看得迷了心性。
許是開了口,李娘子沒了“家丑不可外揚”的顧忌,小聲將小姑子的種種荒唐都說了出來。
“她沉迷于書中的才子佳人,還把自己帶入進去。”
“公婆想要給她相看夫君,她卻偷偷的自己找了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