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圣人都無法相信,他的大郎,他與阿姊最看重、最疼愛的兒子,竟先他一步離開。
不孝子!
這個不孝的豎子!
老父猶在,他卻走了。
太子咽氣后,就一言不發、一聲未哭的圣人,終于忍不住了。
他用力捶著棺材,嘴里罵著“不孝子”,眼淚卻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噴涌而下。
圣人哭得涕泗橫流,幾乎無法站立。
內侍們想扶,卻不敢扶。
朝臣們也不敢亂動,只能哭天搶地的表達自己無比悲痛的心情。
唉,占據了嫡、長、賢的太子薨了,大虞皇朝,又該會有怎樣的狂風驟雨?
朝臣們雖傷心太子的離世,卻到底不是至親,痛苦哀嚎之余,還能有閑心去想朝堂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紛爭。
太子薨了,新太子又將是誰?
圣人愛重先皇后,先皇后去世多年,圣人也沒有立后。
每每到了先皇后的生辰死忌,他都會痛心哀悼。
就是日常時候,忽的被某件小事、某個細節觸動了心弦,想到了先皇后,他也會與同樣追思先皇后的姜貴妃,抱在一起痛哭。
愛屋及烏,圣人格外看重她所出的嫡子。
除去太子這個嫡長,李皇后還為圣人生了皇三子、皇五子。
皇三子燕王,比太子小三歲;
皇五子魏王,比太子小七歲。
兩位王爺,都正值壯年,才能、名望等,也都不差。
如果要冊封新太子,那么必定從兩人中挑選。
“不對!還有皇太孫!”
也有朝臣想到了這一點。
他們不著痕跡的打量著靈堂上,那個穿著粗麻孝衣的單薄少年。
十六七歲的年紀,已經不能算是孩子了。
況且,這幾年,皇太孫一直都在六部輪轉。
他慢慢展現出極好的處理政務的能力,以及溫和、敦厚的性情。
他不如圣人神勇、霸氣,不如太子仁愛賢明,卻也算是合格的第三代繼承人。
至少對于朝臣來說,皇太孫的寬厚、純良,更符合他們期許的繼承人要求。
燕王、魏王,還有皇太孫。
圣人到底會怎么選?
是讓自己嫡出的兒子們做太子,還是越過兒子,培養嫡長孫?
圣人對于太子的看重,朝臣們都知道。
還是愛屋及烏,圣人極有可能把對太子的愛,延伸到太孫身上。
再說了,楊承早就封了皇太孫,是名正言順的繼位者。
頂多就是太子去的太早,無法順位繼承,但可以“越位”……還是要看圣意啊。
“耶耶,您要保重龍體啊!”
“您若是因為悲傷太過,傷了身體,阿兄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
燕王來到了圣人身側,伸手扶住了搖搖欲墜的老父親。
他帶著濃重的鼻音,臉上滿是淚痕,低低的勸慰著。
“是啊!阿耶,您就算是為了阿兄,也要保重身體!”
魏王不甘示弱,來到了圣人另一邊。
朝臣們那震天響的哭聲,有一瞬的停滯。
他們都想看看,圣人會如何選!
妃嬪的隊列中,姜貴妃在最前面,她跪坐著,看著靈堂上的這一幕。
眼底閃過一抹嘲諷,燕王、魏王都太急切了!
就算想要表現,也該等太子下葬之后。
唉,他們完了!
圣人的身形一頓,他抬起頭,看看燕王、再看看魏王,幽深的眼底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他沒有說什么,更沒有推開燕王、魏王。
但,太子的喪事剛剛辦完,圣人就下旨——
令燕王、魏王,即日就藩!
圣人非常干脆,直接將兩個嫡子趕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