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曾在上郡呆了三年的蒙恬,滅代時,曾率上郡翟騎至雁門,與支持代國的匈奴單于對峙,你與子衿回南郡期間,他也曾上書提議在上郡備邊,與匈奴爭奪河南地。”
“不出意外的話,這兩人,都會上疏附議。”
黑夫頷首,李信也就罷了,蒙恬的話,歷史上秦北伐匈奴,他便是主將,只是目前秦始皇對北方用兵興趣還不大,蒙恬做著少府少監的職位,負責一度量衡等事。
黑夫笑道:“婦翁也會上疏支持么?”
“這是自然。”
葉騰理所當然地說道:“老夫若是南郡守,必定支持南進,戍江南,征百越。但老夫如今是內史,南方與我無涉,反倒是鞏固關中,開拓三郡邊外,籌集糧食,征調兵卒,我便多了許多用武之地!”
從內史進而成為九卿,甚至一窺御史、丞相之位,就靠未來數年了!
黑夫了然,老丈人還真是利益至上者啊……
不過,他仍有一點擔憂,欲言又止。
葉騰看出黑夫的想法,自嘲道:“我若是為了避嫌而故意提出反對,反而太過刻意,陛下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我關系,朝中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倒不如光明正大,行的是陽謀,謀的是國之大利,誰能說半點不是?”
不管怎樣,朝中明顯是支持西進的大臣較多,光從輿情上看,這件事已經穩了。
這時候葉騰卻道:“但也別高興太早,我卻是知道一人,必反對此事!至少會反對征河西。”
“誰人?”黑夫問。
葉騰卻笑著賣了個關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覺得是誰?”
黑夫恍然,低聲道:“婦翁指的是……烏氏倮?”
……
“烏氏倮言,秦與諸羌、月氏一向和睦,何必無故伐之?每年以絲帛易牛馬,于中原有大利……”
十天后,蘄年宮內,放下手中的奏疏,秦始皇搖了搖頭,點評道:“果然,再大的商賈,也還是商賈,眼中只有眼前的蠅頭小利,烏氏倮不如陶朱遠矣!”
他轉而看向伏在案前替自己草擬詔書,十天來,沒有對蘄年宮之議發表任何意見的中車府令趙高。
“趙高,你以為如何?”
趙高笑道:“小臣不敢越職妄言政事。”
皇帝板下臉:“黑夫是少府丞,有了朕準許,他也能進言獻策,你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