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對匈奴用兵,秦始皇任四將為四郡尉,馮劫在感慨自己終于和李信、蒙恬站回同一起跑線上時,卻對黑夫這個出身低微的“幸進者”有些不屑。
這是世代將門的驕傲,禮貌而拒之千里。
但自從赴任以來,馮劫過的亦并不痛快,上郡守羌瘣仗著自己是宿將,常豫兵事,對郡尉的職權有些侵奪。馮劫敢怒而不敢言,最后雙方默契地將上郡兵事一分為二,他管理的,基本只是南部高奴地區軍務,糾集士伍做戰前訓練。
李信、蒙恬的表現超出他也就罷了,對此二人的本事,馮劫是十分佩服的,并將此歸結于隴西、云中方便讓人發揮。但讓馮劫不太爽利的是,他偏還被出身低微的“南蠻邊鄙之人”黑夫壓了一頭。
西拓之策是黑夫首倡的,羊毛衣是他提議的,靖邊祠是他鼓搗出來的,馮劫等人奉秦始皇之命履行,有點拾人牙慧的意思。
不僅在言辭方面占了先,黑夫還是個能干實事的人,就在馮劫為招降林胡自得之際,北地郡已經派細作把匈奴摸了個遍,順便離間了匈奴單于與其子。河南地一片混亂,使得秦軍去年能輕取花馬池、林胡,全然成了北地郡的功勞!
而今,四郡分四路出兵,誰若是徒勞無功,甚至迷路敗績,便難免尷尬,馮劫知道,若再屈尊于羌瘣之下,他根本混不到什么亮眼的功勞,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上郡出偏師,借道林胡,出其不意進攻白羊部,奪其牲畜積蓄為己所用,如此一來,可將河南地一分為二,阻斷匈奴南北通訊,截斷了賀蘭山匈奴部眾北退的后路,和隴西北地匯合后,還可向北進發,進攻這場戰爭,秦軍最后的軍事目標:河套!
讓馮劫高興的是,他的請求得到了秦始皇帝的贊賞,終于得到了單獨出師的機會,不再做羌瘣,或是任何人的影子!
他現在征服了白羊,斬首近千,虜獲牲畜數萬頭,算是和去年北地郡的戰果持平。
接下來,就要在對賀蘭的軍事行動中取得先機!
“匈奴賀蘭軍聞白羊敗,又知上郡、北地均在向賀蘭進軍,唯恐遭到包圍,必率部眾遠遁。”
從賀蘭草原去往河套的道路有二,分別位于賀蘭山南麓,以及大河邊,搶在匈奴人逃竄前占領南道,是李信的任務,馮劫就只管控制河道了。
可以這么說,要完成對賀蘭匈奴人的甕中捉鱉,上郡兵就相當于甕蓋。
若是蓋得不夠及時,這只大鱉可要爬出鍋了……
于是,消滅白羊部,令部屬休憩時,馮劫做出了一個決定:
“三千車騎先行,步卒休憩一日后緩緩上路!”
馮劫對他們寄予厚望,但終究還是落空了。
三日后,在都兔河的下游,馮劫的前鋒遇到了狼狽逃回的百余車騎,個個疲倦而驚恐,說他們在渡過大河時,突然遭到了上萬匈奴騎兵的突襲,十死六七,其余人向著四面八方潰敗……
“上萬匈奴騎兵!”
馮劫感到一陣不妙,整個賀蘭地區的匈奴男丁加到一起,也沒有這個數啊!這些匈奴人來自何處?
謎題很快揭曉,在秦軍在白羊山謹慎地就地扎營防備時,數量足足有五六萬頭戴氈帽,手持彎弓的匈奴人呼嘯而至,包圍了他們!
瞎了一只眼的射雕者烏蘭,手擎代表單于王庭的鷹旗,深深立在了秦軍轅門之外三里處!
凝視著馳騁挑戰的匈奴人,馮劫的面色,漸漸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