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也沒其他辦法了,麥子或磨面,或碾碎,陸續裝船東運,一如許多年前的“泛舟之役”一般,被絡繹不絕的糧船運至陜縣茅津,再上岸用洛陽師史家的上千乘車裝載,運往嗷嗷待哺的東方。
但此番麥子東運,幺蛾子一樣不小。
那名為“黃石”的新謀士便以一事勸誡黑夫:
“昔日魏楚交戰,魏軍乏,魏惠王使人以麥為飯,充當軍糧,結果兵士皆困,士氣低落,而楚國吳起急調一批南方稻米、粟米入營,以荷葉包飯供應士兵,結果楚軍士氣大振,攻之,魏軍大潰,一路敗退。”
吃小麥與吃大米、小米,居然會導致軍隊士氣衰落和士氣大振的地步,這確實很奇幻,即便黑夫明面上帶頭吃,也難以扭轉。
為了不讓軍隊“士氣大減”,只好讓軍隊繼續吃粟,而麥子優先供應災民。
于是,十多年前,山東遷虜“秦人要用麥毒死吾等”,一邊咬著饅頭麥餅一邊流淚與親人訣別的那一幕又tm出現了。
最終戰勝習俗和謠言的,是名為“饑餓”的魔鬼。
尤其是潁川、碭郡地區,正如張良所說的,秦楚在此交戰,民失作業,而大饑饉,一些地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近半。
許多地方都到吃觀音土、樹皮的程度了,哪還管麥有毒無毒?只要是吃的,都歡天喜地往嘴里塞,然后安慰自己:
“寧為飽死鬼。”
而且黑夫相信,他們在含著眼淚吃下麥餅后,最終的結果肯定會是:“真香!”
伴隨著三十萬石麥入潁川,一首歌謠,也在黑夫授意下,在韓地魏地傳唱起來:
“項籍屠我邑,夏公拯我民。”
“項籍奪吾食,夏公予吾麥。”
“項籍殺我子,夏公予安寧……”
整個夏天里,黑夫并未匆匆越過韓魏進攻楚地,而是一點點控制韓魏地區,讓大軍緩慢而堅決地向東推進。
他還在宣傳上下功夫,將韓魏地區所有**,所有痛楚凌亂,都甩到項籍身上。
定要讓項籍,變成中原人的公敵,成為被釘在史書上的殺人魔王!
這一次,后世不會有任何人,為他的敗亡而遺憾,更不會有人哀嘆:“至今思項羽!”
于是乎,七月初,當黑夫及后軍抵達碭郡襄邑,為一年前,項籍在此屠城的死難者發喪時,那句宣傳語也散播在韓魏各地:
“天下,苦項賊久矣!”
……
PS:第二章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