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姍繼續說道:“艾米作為一個外來旅游者,看到這里生活條件艱苦,想為孩子們做點事,
“讓她沒想到的是,學校還沒開始建,就要先跟那些人周旋,送禮送錢請吃喝,
“這些她都忍了,好不容易開始建學校了,她又被工頭和工人們訛錢。”
“哦?怎么回事?”大力問道。
“她說,那個工頭總是以各種借口找她要錢,今天材料漲價了,材料錢不夠,明天工錢太低了,工人們不愿干。”
“不是包工包料的嗎?這些事應該是提前說好的呀!”
江姍無奈的一笑,“力哥你想想嘛,她一個外國人,在這里無親無故的,又沒干過這個,根本沒預防到人家會出爾反爾。”
大力點了一下頭,心想江姍說的沒錯,艾米確實是這樣的性格。
“艾米說,這她都忍了,那些人無非就是想多弄點錢嘛,她就答應他們,材料加錢,工資加錢,我估計她也挺有錢的。”
大力心想,她確實挺有錢的,可她的錢基本上都轉給我了,她走的時候,估計也沒帶多少錢。
“原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可那些人又開始搞幺蛾子了,
“他們開始懶懶散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晚才開工,早早就收工了,
“今天這家老人生病,明天那家老婆生孩子,總是有事,
“有事就有事吧?他們總是跟艾米借錢,老人生病要花錢,老婆生孩子要花錢,
“人人都伸手跟艾米借,一借就是三千五千甚至上萬的借,這些錢到最后都沒還,
“艾米也沒只指望他們還,就當是做好事了。
“好不容易學校建好了,又是這樣那樣的一堆煩心事,搞得艾米心力交瘁。
“后來有人幫她算過賬,兩所學校,正常投資也就兩百來萬的樣子,結果她花掉了三百多萬!
“這還不包括后期的裝修和各種設施的采購,加上這些,艾米一共花掉了四百來萬。
“工程結束后,那個工頭家開始建三層小樓,還買了一輛十幾萬的轎車,
“那些工人家家都購置了家用電器、買了摩托車甚至小轎車。”
江姍頓了一下,看樣子打算長話短說,
“這些都不說了,艾米說了,就當是造福當地老百姓吧,既然有心做好事,就不要計較那么多。
“可是后來的事讓她更氣憤,她說,等到開始招生了,需要招聘老師了,鎮里居然要求她支付老師的工資,
“他們說這是私立學校,一切費用由學校自行解決。
“這就讓艾米為難了,好不容易把學校建好了,本以為做完好事就可以走人了,結果卻是這樣!
“也就是說,按鎮里那些人的說法,她就成了兩所學校的老板,那些人給她的答復是:自行經營,自行管理,費用自己掏腰包。
“開玩笑,一個窮山溝里,沒有上面支持,誰家上得起私立學校?”
大力皺了皺眉,“建學校之前,她沒跟當地管事的說好嗎?建學校的目的、學校屬于什么性質,這很重要。”
江姍又無奈的說道:“說了的!艾米跟我講,從一開始她就跟鎮里那些人說好的,她只負責建學校,后期由公家來管理,她不管后期費用。”
“光憑嘴說?沒有字據、手續什么的?”大力問道。
“有啊,可她是個老外,在語言文字方面,跟個文盲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