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朝堂公卿面面相覷。
作為權力的中心,很多人,根本明白,官員貪腐會對地方造成多大的危害。
楚地,燕州。
此時,已經有一家老小,在收拾行囊了。
庭院不大,就是普通農戶。
收拾的東西,其實也沒什么太貴重的。
錘子,鐮刀,鐵鍬掃帚,甚至連雞棚上的木板,都被拆下來裝在了木板車上。
對于他們來說,這已經是一家之中最貴重之物。
一個青年,身滿臉不舍,回頭看著泥坯搭鑄的低矮房子。
眼中盡是留戀,看著不斷往木板車上抱東西的中年漢子,他低聲道:“爹,咱們真要走嗎?這么冷的天,咱們去涼州,可得好遠的!”
“不走,不走怎么辦啊?”中年漢子搖頭道:“咱們今年的糧食,本就不多,官府征糧,家里種糧都要不夠了!這冬天怎么過?
你三叔他們一家,早就來信,說涼州好,讓咱們有機會偷偷過去,如今往來自由!正好前去投奔!”
燕州之前被葉梟攻破城池,裹挾去往涼州的百姓。
如今也已經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
原本其實他們還覺得前路無光。
可是隨著豐收到來,即便被征了一定的糧稅。
這些百姓赫然發現,他們手中剩余的糧食,甚至比他們在楚地的時候,還要多些。
不僅僅如此,官府有錢,還會雇傭普通百姓修建房屋,這樣一來,涼州原本的許多百姓,有了額外的收入來源,同樣的,這些外來百姓也住上了不錯的房子!
而百姓手中有了錢,便更會花銷。
這些移民,又可以幫人做工,采集野菜山珍,售賣柴火去賺錢。
整個涼州,一片欣欣向榮。
那些原本的楚地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難免給原本的親戚寫信。
一方面呢,是想大伙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些炫耀的心理。
但是不管怎樣,消息還是早就傳遞到了楚國之中。
尤其是燕州之地,很多百姓,其實內心也有羨慕。
百姓,生活的苦。
也無甚家財。
許多人呢,一生辛勤,不過為了衣食奔波。
中年男人不過四十出頭,可是已然是滿臉的歲月風霜。
黝黑的皮膚,深深的皺紋。
那是生活痕跡的鐫刻。
他看向自已的兒子,沉聲道:“而且你知道嗎?涼州之地,便是尋常百姓之家的孩子,也可以入官府興辦的學堂,練武習文,便不是那塊料,也能免費學習一門手藝。咱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可萬一以后生出來個能練武的呢?在楚國,你上哪里讓他習武?”
窮文富武。
自來不錯!
那青年有些不信!
“爹,咱們楚人,去了乾國之地,也是這般嗎?”
“你三叔信里說了,他家老三,便被講武堂看中,留下練武了!老大老二,一個學了鐵匠,一個學了木匠!等出來之后,種地閑余,最起碼是門手藝不是?”
中年漢子眼中,盡是希望。
“咱們現在去,明年春耕的時候,還能分些官田耕種,現在不去,等過了春耕,咱們過去能干嘛?”
天氣寒冷,一家人捂得嚴嚴實實,推上了板車!
推開破舊的木板門,看著那住了許多年的泥土房。
在寒風中,向南而走。
三國往來自由。
這一點從一開始葉梟就已經注意到了。
可是他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