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過后,比拼繼續。
今天要進行的,是書面答題形勢的診斷比拼。
比昨天的手術輕松得多。
至少,不需要花費那么久的時間。
“診斷比拼,比的是下診斷的精準度,依舊是和昨天的規則類似,在診斷無誤的基礎上,用時越少,評分越高!”
“念到名字后,大家會被分配到各個考場,屆時,監考老師會給你們發放診斷的前置資料,你們要根據資料,寫下診斷意見。”
江凡這次被分到了第三考場。
第三考場,是京都第一人民醫院的講堂,很大,可以容納幾百號人。
為了防止作弊,可以容納幾百人的講堂,只安排了五六十人。
互相之間距離很遠。
坐好后,監考老師依次發答題紙,以及診斷資料。
為了確保比拼的公平公正,拿到答題紙和診斷資料后,是不能動筆的,要等到所有考場的醫師們都拿到答題紙和診斷資料,做好準備,掐著點開始。
也即,所有人要在同一時間動筆。
伴隨著監考老師的一聲令下,答題正式開始了。
這次的答題,可不像以前念書時候的考試答題。
以前的考試答題,都是靠書里有的,而這次的考試考題,都是考書里沒有,而且現實生活中也很難有的內容。
很難。
給出的診斷資料,非常復雜,數據繁多。
而他們,要根據這些,來判斷病癥。
雖然江凡知道,考題出的難,是想考驗他們的診斷能力,但他真心覺得,這多少是有些難為人了。
這診斷資料之繁雜,看得人頭昏眼花。
醫師們,有的看著診斷資料發呆,有的咬筆頭,有的撓頭,有的皺著眉,全部被難住了。
從業這么多年,他們治療的病人,那都是以千為單位來計算,什么樣的病人沒見過,下過的診斷更是不計其數。
但面對這次考題,他們好似夢回學生時代。
甚至學生時代,面對考試,都沒這么發愁。
正當所有人都在沉思之時,安靜的考場內,總算是有了筆尖在紙張上劃動的沙沙聲。
循聲看去,是江凡在動筆。
兩小時后,江凡就交卷了。
他并不是第一個出來的,出來的時候,外面已經有醫師在坐著了,互相探討著考題。
“江醫生,你寫了多少種確診病癥和疑似病癥?”經過今天的事情后,醫師們對江凡態度大為改觀,都愿意主動跟他說話了。
江凡如實相告,“確診病癥,我寫了九種,疑似病癥兩種。”
聽到江凡的答案,所有人都是一愣。
“不是,江醫生寫的這么少嘛,我們剛才探討了一下,最少的病癥,都是十幾種。”甚至寫出二三十種病癥的醫師,都不在少數。
江凡大概猜到了他們的診斷邏輯,“大家可能粗心了點,雖然按照診斷資料寫的,確實能看出有很多種病癥,但是有些病癥,它是可以相互抵消的,這種就不能算是病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