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醫學研究科學院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布了。
研究成果一經發布,立刻在全球醫學界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對于國內的發展成就,國外一直都是持懷疑和嘲諷的態度的,像是基因缺陷類的研究,國外也有在進行,當看到國內在他們前面有了成果后,國外醫學界先是表示了懷疑,然后就是緊鑼密鼓的驗證。
他們非常想證明,國內的研究成果是假的,是有缺陷的,但經過多次驗證后,他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國內在基因缺陷類的研究,確實已經超越了他們。
他們想要在基因缺陷類疾病的治療上取得進步,都得依仗國內的研究數據,花錢購買使用這些研究成果。
除了理論成果后,醫學研究科學院還推出了一款,能治療特定基因缺陷類疾病的藥物。
雖然價格很昂貴,普通家庭的病患根本就用不起,但至少是彌補了該領悟的藥物空白。
這一巨大的研究突破,讓國內醫學界振奮不已,總臺更是對此進行了多篇跟蹤報道。
經過內部協商,總臺的報道采訪,由醫學研究科學院的院長,和研究團隊的幾位老資歷出境回應。
基因缺陷類疾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既是為醫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極大鼓勵了國內科研圈的科研信心,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也不差!
研究成果發布之后,相關的醫藥企業,股市直接漲停。
為了獎勵研究院們的突出貢獻,研究團隊的所有成員,都獲得了一筆不菲的獎金,除了獎金外,還有汽車等實物獎勵,職稱評定上,將考慮給每人都升一級,如果想到其它單位或機構去,也會優先調用。
按照之前達成的約定,除了職稱評定,工作待遇等,像是獎金,汽車等實物獎勵,署名靠前的人,都無條件轉贈給署名靠后的人。
江凡是不在這個約定之內的,但他也不缺這些,因此,這些獎勵他都沒有去領取,直接安排轉贈了,轉贈給其他需要的人。
雖然這次的研究成果,江凡這個核心人物,并沒有獲得出境和關注,但他的貢獻,院里是很清楚的。
院長履歷了他之前的承諾,批準了江凡的正式入職,允許江凡在醫學研究科學院掛名,享受正式職工待遇,但可以聽調不聽宣,非必要的情況下,江凡可以不來醫學研究科學院上班。
后經醫學研究科學院上報推薦,教育部審查核準后,授予江凡教授職稱,并全國通報。
醫學研究科學院,還向國家科學院報名申請,評定江凡為院士。
經國家科學院審核認定后,認為,江凡此次的研究成果,雖然貢獻突出,學術價值很高,但考慮到江凡的資歷比較淺,且成果單一,暫不給予江凡評定院士。
如果江凡還能有其他重大的研究成果發布,院士評定之時,會優先著重考慮給江凡一個名額。
雖然沒有得到院士這個最高學術稱號,但國家科學院還是對江凡進行了表彰,破例給予了江凡參加醫學最高學會的資格。
國家科學院下面,是有很多個領域的,除了醫學外,還有橋梁道路,建筑,計算機與信息化等等領域。
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科學研究所,其地位就和醫學研究科學院一樣,是各領域最前沿,最頂尖的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