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葉問塵被收監,醫學交流大會也正式開始了。
參會的人,基本上都是各個國家的醫學大拿,行業內的頂尖泰斗。
本來這種會議,是促進行業交流的,但在當今這個動蕩的局勢之下,任何多個國家參與的會議,都會被賦予上一層政治含義。
為了表示尊重,也為了另有所圖,這次的醫學交流大會,很多國家都不只是業內人士過來,隨行的,還有一眾高官。
名義上,這些高官是來給醫學交流大會捧場的,但實際上,他們是來談別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說吧,有了這些高官的參與之后,場面熱鬧了許多。
大會第一天,參會者依次上臺發言,講一些促進行業發展的官話,順便互相認識一下。
這個環節,也是媒體曝光最多的環節。
卻也是整個交流大會中,最不重要的環節。
一句話概括就是,能呈現給大眾看到的,多半都不是什么要緊的事兒。
因此,公眾只能從媒體口徑中知道,國家召開了一場醫學交流大會,旨在促進醫學行業的發展,造福全人類的身體健康。
除此外,就沒什么了。
真要說有點什么影響,那就是股市上,醫藥股在這次交流大會的帶動下,上漲了幾個百分點。
但也僅此而已。
在媒體不怎么報道的第二天,反而才是交流大會的重頭戲。
所謂交流,當然是重在溝通,但參會人員,涵蓋了一百多個國家,大幾百號人,要真只是普通的溝通,那怕是猴年馬月也溝通不好,還談有什么交流成果?
參會者,又都是各個國家的行業泰斗,想要服眾,取得有效的交流成果,那就只有實力上見真章!
一句話,誰牛逼,大家就聽誰的。
話語權被掌握了之后,雜七雜八的聲音就少了,到時候交流起來,自然就容易達成共識,取得交流成果了。
其實這個道理,放之四海也皆準。
誰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誰說的話就有分量,經濟如此,軍事如此,文化也如此。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如果是文化層面的東西,是很容易存在爭議的,就比如一幅畫,一首歌。
有人覺得好,也有人覺得不好,這就容易出現爭議。
但偏向于實踐的行業,包括醫學,就不會存在爭議。
就比如一個病癥,你能治就是能治,不能治就是不能治,就是這么的絕對,客觀。
交流大會的第二天,名義上,是說讓各位參會者,互相切磋交流一下醫學技藝,但參會者心里都清楚,這就是一場比拼。
而且,還是代表各自國家,最頂尖醫學力量的比拼!
比拼分為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筆試。
也即,論證某個特定病癥的治療方案。
由于參會者都是各國的行業泰斗,因此,針對他們的筆試,可不像是那種有標準答案的,因為這對于他們來說,難度太低了。
能混到他們這個位子上的,誰沒有兩把刷子,你搞有標準答案的筆試,說不準這個標準答案,就是他們中的某個人設定的。
因此,必須要給他們上強度。
所以,筆試題目,設置的,都是當今醫學界,還無法有效治療的病癥。
讓他們開動自己的腦筋,為某個還無法有效治療的病癥,思考論證出治療方案。
如果有人論證對了,那就預示著,又有一個疾病被攻克了,這是造福全人類的好事兒。
若是到最后,也沒人論證對,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屆時,比的就是誰的方案更有可行性,更嚴謹。
第二個環節,就是實踐了。
醫學是一個實踐行業,任憑你牛批吹得震天響,到最后,是要落到實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