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是土地兼并嗎?”
晚飯后,五郎終于問出了心中疑惑。
沒辦法,私塾內,一眾同窗都在慫恿他,今日連星月先生都開口了,讓他試探一二。
宏豐帝的心思,大家都在思考,但是誰都不敢宣之于口。
擅自揣測圣意,這可是大忌。
所以,趙清虎這個沿河縣伯,毋庸置疑,就成了大家想要攻破的壁壘。
星月先生可是五郎的授業恩師啊,有這個關系不用,自己日夜煎熬,豈不是蠢?
趙清虎夾了一筷子清燉大黃魚,不愧是海中珍饈,的確鮮美。
“是也不全是!”
一群人立馬湊了過來,不僅是五郎好奇這個問題的答案。
顧凌軒、杜真,甚至是大丫她們,大家都是讀書人,還讀的是圣賢書,自然對這個皇朝更迭的問題感興趣。
“大秦、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總不能也是土地兼并的原因吧?”
“大唐,開國之后,先后經歷盛世,何等繁華,卻因安史之亂,國運動蕩,后續藩鎮割據,中央無法集權,皇權旁落,宦官干政,也不全都是因為土地兼并!”
“從土地兼并去分析一個皇朝的命運,不過是一個方向而已。”
“爹,那你跟我們說說,從土地兼并方向去分析,皇朝的命運是如何運轉的!”五郎迫不及待道。
“是啊爹,你就給我們說說唄。”大丫也很有興趣。
“罷了,先吃飯,吃完飯咱們邊喝茶邊談。”
吃了飯后,上了茶水瓜果,趙清虎這才開始娓娓道來。
從土地兼并這方面來分析皇朝興衰,實際上,的確有一條清晰的線路。
皇朝初創,經歷戰火,人口稀少,地主富戶不多,開國皇帝,往往都會均分田地,將土地分配給幸存的百姓。
當然了,皇朝初期,輕徭薄賦,老百姓開荒也積極。
如此一來,土地增多,人口增多,盛世降臨。
而地主在此時,已經暗自開始土地兼并了。
皇帝陛下,毋庸置疑,自然是最大的地主,因為他理論上,擁有全國土地的分配權力。
敕封勛貴,賞賜土地,得利的是皇朝巔峰的一小撮人。
數十年發展,皇朝蒸蒸日上,國庫充盈,武運昌隆,乃是盛世降臨。
與此同時,天災人禍開始,貧苦百姓,因為抵擋災難的能力弱,所以,開始出售他們手中的土地。
當地主們,通過土地兼并,將百姓的土地,一點點收入囊中。
皇朝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就比如,國庫收入下降,免稅的人越來越多。
而地主豪紳發展壯大后,力量大了,膽子肥了,隱瞞土地,隱瞞佃戶,比比皆是。
皇朝想要從大戶身上征收賦稅,越來越困難,可為了維持皇朝運轉,每年的稅賦不能少。
朝廷財政困難,朝著百姓征收的賦稅越來越多。
而百姓肩膀上的賦稅越來越重,他們抵抗災難的能力也越來越弱,方便了地主進行兼并。
當地主完成全國范圍內土地兼并,百姓無立足之地,成了赤貧后,肩上的稅賦卻越來越嚴重,新的皇朝末年開始了。
揭竿而起,天下皆造反,朝廷又因為稅賦縮水,無錢無糧,無力維持,怕是連鎮壓翻盤的大軍軍餉都發不出來,不亡國還能如何?
戰爭開始,人口大量縮水,餓死的、災死的、戰爭死亡的。
當天下土地,又能養活天下人的時候。